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危险的妇科病症,患者常有痛经和经量增多的症状,还可能导致贫血。患者也可能出现腰部、腿部、背部等部位的疼痛和肛门坠胀感。若不及时治疗,会对女性健康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子宫腺肌症,又叫子宫腺肌病,指的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常常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子宫腺肌病又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类型。
子宫腺肌症临床症状
1、经期腹部疼痛
也就是痛经,是子宫腺肌症的常见症状。多数患者会有此症状,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其主要原因是病灶出血被困在子宫肌层内,使子宫肌层肿胀,从而引起疼痛。
2、月经量多
这也是子宫腺肌症的典型症状之一,与子宫增大有关。随着子宫的增大,内膜面积增大,月经期内膜脱落形成月经时,由于内膜面积大,脱落较多,所以月经量也会变大。另外,子宫肌层内的病灶影响了子宫的收缩能力,导致子宫无法更好地控制出血量和时间,也会出现月经量大、月经时间长的情况。
3、贫血
贫血与月经量多有因果关系。月经量多,失血就多,如果没有及时补血,就会出现贫血。
4、腰、腿、背痛
子宫腺肌症引起的这种疼痛多是牵扯痛。月经期间的痛经可能会牵扯到其他部位的神经,导致这些部位疼痛。这些部位不一定都会出现疼痛,可能是其中一个或两个,也可能三个部位都有。
5、肛门坠涨感
出现此症状的比例较高。肛门坠涨是由于子宫增大,距离直肠较近,对直肠产生压迫。在经期,子宫出血水肿的情况会使压迫更为明显,从而出现肛门坠涨的情况。
子宫腺肌症治疗方法
1. 宫腔操作:如诊断性刮宫、剖腹产等手术,可能会使子宫内膜细胞直接进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腺肌症。
2. 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存在差异,用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症状较轻者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片等减轻疼痛;年轻、有生育要求或临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也可使用达那唑、孕三烯酮等药物,抑制卵巢功能以缓解症状。
3. 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和平衡,中医会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赤芍、川芎等配合补气血类药物如人参等进行调理,并适当进行针灸,以增强疗效。
4.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S):LNG-IUS 放置宫腔后可稳定释放左炔诺孕酮,改善患者月经量多、痛经等症状。但对于子宫增大或疼痛明显的患者,医生可能先给予 GnRH-a 治疗,再使用 LNG-IUS。
5. 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保守手术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子宫肌层电凝术、子宫动脉阻断术、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等,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