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助力珠峰重测,他用20年攀登,缔造一个品牌,改变一个产业

http://www.qm120.com2020-06-12 09:20:38 来源:全民健康网作者:

而此次珠峰重测得以圆满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默默的守护力。

守护力从修路队开始。探路,背技术装备、帐篷、索绳、食品等大量物资,在危险地段提前铺好路绳、梯子,找到最合适的扎营地……这些都是修路队员的工作,也是确保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的必要前提。

除此之外,常年执勤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边境派出所、只有一人岗位的防疫站、背着重油机器的发电工人、走两天路程送餐的“人肉外卖员”,都是守护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在雪山高原,还有一件事无比重要——视力。

助力珠峰重测,他用20年攀登,缔造一个品牌,改变一个产业

高海拔使得大气稀薄,紫外线剧烈,在高强度照射下,头痛的感觉就像被人在眼睛之间钉钉子。哪怕是闭着眼将眼球从一侧转到另一侧,都会撕心裂肺的剧痛。

1960年,中国首次登上珠峰的运动员王富洲在走下珠峰的许多年后,视力下降到仅有0.2,医生认为这和他长期在高山活动、紫外线刺激过强有关。

2003年、2010年先后两次登顶珠峰后,企业家王石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感触最深莫过于一次进入幻觉,一次双眼失明。

不少攀登者,也因为眼睛出现问题,导致视力模糊,最终无缘珠峰之巅。

历次珠峰测量,更是守护者的大考。从人到物,在这极限的征途中,都是极致的考验。此次再测珠峰,明月镜片为此次珠峰登顶提供了专业的定制镜片,从准备到冲顶,全程助力守护。而这家名头并不那么响亮的品牌,竟然与华为等世界顶级企业赫然在列。

不少人疑问,明月镜片凭什么?

明月镜片创始人名叫谢公晚。上世纪80年代,温州瑞安农村,16岁的谢公晚辍学准备拜师学木匠,自此靠手艺吃饭。但学了一年多后,小谢开始晃了神。他羡慕同龄人不用起早贪黑,可以带着喜欢的女孩看电影、压马路,更羡慕做生意的邻居,动动脑子就有钞票挣。

18岁那年,他决定告别木匠生活,拎着一麻袋半成品眼镜和镜架,随舅舅冲向山海关,奔北。

南方的产品,东北人稀罕的很。谢公晚地摊生意越发红火,很快成为了万元户。

他南下广州,带着积蓄和父母为他借来的3万多元,准备继续做眼镜批发的买卖。

那是倒爷风靡的年代,靠着小聪明,狠捞一笔是迅速积累财富的不二法门。但1989年4月14日晚,本该前途大好的小谢,想的却是跳江喂鱼。

他压上所有身家购买的货物被全部查封,4万多元血本无归。谢公晚想过自杀,但欠款问题不解决,自己一了百了,亲人徒添烦恼。

想到这儿,他转念准备去往江苏南京。作为经济大省,江苏本就是全国眼镜生产基地,南京的人口多、高校多、消费能力又强,这是谢公晚眼中,东山再起的机会。

起初,南京的生意并不顺利,主要因为“不信任”。首先,他21岁的年纪,就无法让人相信能做出什么靠谱的事情;其次,他温州人的身份在当年,相当于坑蒙拐骗的同义词。

谢公晚恼火,找机会就解释,磨破了嘴皮,最终在南京鼓楼百货有了一块二十多平米的摊位。

90年代初期,眼镜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谢公晚的眼镜小铺生意极好,但他很快发现,眼镜消费的本质是镜片。镜片生产大户丹阳,距离南京不到100公里。但谢公晚看不上那里的货,“鱼龙混杂,有些甚至达不到国家标准。”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