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网手机端

手机扫一扫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百科正文

促排促排卵6个配成两个是否正常,卵巢优秀就行

2024-06-15 04:39:20试管百科
181

做试管婴儿期间,要通过药物进行促排,然后同时取出多枚成熟的卵子。取出的卵子需要在体外受精,至于一次有几枚卵子能够成功受精,这个要看卵子的质量如何。如果取出的6颗卵子,发育都比较好,那么用于培育出6个受精卵也是能的。

促排促排卵6个配成两个是否正常,卵巢优秀就行

促排促排卵6个配成两个是否正常

促排卵6个成功率与卵子的质量和精子的质量有关,一般情况,卵子越多,成功率越高,如果取出的卵子质量都不好,与精子结合培育受精卵成功率就越低,如果卵子和精子的治疗都很好,那么即便是数量上面不多,也是能培育出可移植的优质胚胎,促排卵6个能否配对两个胚胎还是与卵子质量的有关。

但一般情况下取出六颗卵子,其实并不算多,不用能配对成两个胚胎,是很正常的,当能配对出两个胚胎的时候就可以用于移植了,因为医生一般都会移植两个胚胎,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试管的成功率,而移植一个的话成功率自然也很低,虽然促排后取出的卵子只有6个,但如果质量好,培育出4个胚胎都是没问题的。

试管促排卵6个的成功率高不高

取出的卵子6个其实成功率还是挺高的,不过这个成功率可分为培育成功的成功率,也可分为移植后的,这都是有连锁反应的,因为6个卵子的情况,不算正常,也不算是很少,用于培育呢,也能达到两个胚胎移植,从而实现移植,而移植后的成功率高不高,就需要看卵巢功能和内膜的情况了。

对于卵子数量不多的情况,自然用于培育胚胎的成功率也不会太高,但如果卵子和精子的治疗都很好,那么即便是数量上面不多,也是能培育出可移植的优质胚胎,而且我国的目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是有55%左右的,因此在一切发展正常的情况下,以后的成功率也不低。

真实案例

今年33岁,我丈夫34岁,由于丈夫有少精症,因此是选择做的二代试管,促排卵方面医生是用的长方案,也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了10天,后面在打了夜针的第二进行的促排卵,之前卵泡监测的时候有13个,结果取出卵子的时候,相当于打了5折,只还有6个了。医生说的一般能取出10颗是比较好的,6颗的话也还好,最后在医生的操作下是培育出了4个胚胎,其中有三个质量还比较好。医生说的我虽然卵子没去多少出来,但治疗还可以,而且我丈夫虽然是弱精症,但质量还是不错的,因此才能顺利的培育成功,后来也是进行了移植,移植后的第7天我就感觉到有腹胀腰酸,后面询问医生后,才得知可能是胚胎着床的表现,后面经过检查,确实如医生所说,我成功的怀上了孩子。

相关疑问答疑

试管促排卵6个能受精几个?

促排后取出6颗卵子,具体能用于配对成几个受精卵,那么关键就在于卵子和精子的质量,如果质量好,那么配对成六个也是没问题的,但正常来讲,能受精两个也都是没问题的,如果质量不好,一个都不成功的现象也是有的。

促排卵6个正常吗?

促排卵时取了六个,这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医生会一次性取出多颗卵子备用,试管婴儿促排卵的数量和女性的卵巢功能有很大关系,卵巢功能好的人一次性可以取出二十到三十个卵子,随着年龄的增大,或者卵巢本身功能不好,取出的卵子就会很少,一到十个都有可能,这要根据检查的结果来定。如果打完促排针后只有六个卵子合适,那么就一次只能取六个了。

促排卵后促排卵6个少不少?

在做试管婴儿的时候,取6个卵子也是可以的,不是太少的问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操作。女性排出的卵子是有限的,要根据周期进行操作,如果取的卵子过多,还会影响卵子的质量,也影响了女性身体的健康问题,使受精卵成活率降低,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

试管促排卵1-40个成功率导航

试管婴儿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和促排卵的数量有联系,不同女性由于年龄、身体素质等差异,卵巢储备功能会有所不同,卵巢功能好的女性促排优势卵泡相对较多,卵巢功能低下的女性促排卵数量较少。为了方便大家查阅不同促排卵数量与成功率之间的关系,这里整理了试管促排卵1-40个成功率的相关信息。

促排卵1个促排卵2个促排卵3个促排卵4个促排卵5个
促排卵6个促排卵7个促排卵8个促排卵9个促排卵10个
促排卵11个促排卵12个促排卵13个促排卵14个促排卵15个
促排卵16个促排卵17个促排卵18个促排卵19个促排卵20个
促排卵21个促排卵22个促排卵23个促排卵24个促排卵25个
促排卵26个促排卵27个促排卵28个促排卵29个促排卵30个
促排卵31个促排卵32个促排卵33个促排卵34个促排卵35个
促排卵36个促排卵37个促排卵38个促排卵39个

促排卵40个

卵泡数量不等于最终的促排卵数量,有些小卵泡没有长大医生也不会取出来,因此促排卵少的女性朋友也不要过多纠结,并且影响促排卵数量的因素很多,此时应及时去医院里检查身体的激素水平,判断一下自己的卵巢功能是否正常。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