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宝宝都会流口水,尤其是长牙的宝宝。虽然这种现象很常见,但是如果是频繁流口水,很可能是脾虚引起的,所以家长需要通过饮食调整或者按摩及时治疗,否则会对宝宝造成很大的影响。
婴儿流口水的原因
随着孩子的成长,2岁时口腔内唾液腺分泌增多,宝宝口底较浅,容易流口水,或者是处于出牙阶段的宝宝也会引起流口水。一般这种现象会在3-4岁逐渐消失,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但并不是每个宝宝都是以上原因造成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如果宝宝出牙后经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脾虚引起的。中医认为脾虚运化异常,流口水是表现之一。这类孩子通常会伴有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等症状,需要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
临床上,宝宝流口水的原因有很多。建议家长让医生和专家评估检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以便训练治疗。全民健康网在这里为你总结了几个原因,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1.肌肉神经或口腔结构异常的孩子,会影响正常的吞咽功能,如果宝宝来不及咽口水,就会导致经常流口水;
2.婴儿的口腔卫生很差。如果口腔内有蛀牙或牙龈炎,会引起唾液分泌增多,导致流口水;
3.口唇肌张力过低或活动协调能力低下,导致宝宝的舌头不能很好地控制唾液的流动,从而导致唾液的受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的疾病也会导致经常流口水。这时候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腔内有特殊气味,要及时去医院。
婴儿流口水怎么解决
由于宝宝身体比较脆弱,通常会采用保守治疗或中医疗法来改善流口水现象。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对宝宝基本没有伤害,是家长的选择靠前。
如果是脾虚导致的流口水现象,首先要注意饮食调节。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能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物,如山药、扁豆、土豆、香菇等,或者香蕉、枇杷、梨、西瓜等水果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除了饮食,按摩也可以用来调理宝宝的脾胃,比如宝宝的足三里穴。每天按摩10-15分钟可以促进消化功能,或者捏脊法,父母捏住宝宝脊柱两侧的皮肤,从下往上重复十次以上,也可以改善这种现象。
除了中医疗法,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用一些方法增强孩子的吞咽功能,让口腔肌肉得到锻炼,不流口水。
举例说明:让宝宝模仿家长的吞口水动作,对于可以吃辅食的孩子,还可以为给他一些小零食还增强吞咽功能。此外,注意宝宝口腔卫生的保护,每日清洁儿童口腔,预防蛀牙、牙龈炎等疾病的发生。对于严重的口腔疾病,在做好护理的同时,建议去医院请牙医检查,然后对症治疗。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