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多长?婴儿期思维的基本特征?年龄范围一般来说,0岁到三岁属于是婴儿期的年龄范围,孩子的确长得是比较快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手上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管在哪一个年龄阶段,一定要注意孩子饮食的营养全面,荤素搭配好,各种的食物都要吃一些,不要挑食,少吃一些零食。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多长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明确婴儿和儿童的界定范围,都会下意识的觉得那些刚刚出生的宝宝,那就是婴儿,对于上了幼儿园的宝宝,就说是儿童了。其实很多人对这个界定都是非常模糊的。那么,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多长呢?
婴儿是指刚出生的宝宝,一直到12个月末。而婴儿刚出生,一直到满月,这个阶段又属于新生儿期。而儿童是包括了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一直到15周岁都是属于儿童。其中幼儿期,是指孩子1到3岁,学龄前期是指3到6岁,六岁以后就可以称之为学龄期。而孩子10-18岁,又称之为青春期,是儿童长成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期。
其实家长对于孩子的年龄阶段范围没必要分的太仔细,家长注重的应该是孩子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身体健康的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孩子的心里也会趋向成熟。同时,孩子的身高和样貌也会发生改变,没有了儿时的婴儿脸,会越来趋向于成熟。尤其是在孩子青春期阶段,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段,一定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帮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婴儿期思维的基本特征
婴儿期思维是指个体思维发展的一个阶段。个体思维在婴儿时期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一般、稳定和典型的特征。婴儿期(0岁~3岁)儿童的思维开始发生或萌芽。在活动过程中,在表象和言语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儿童开始出现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思维活动。婴儿期儿童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行动思维的范畴。但2.5岁~3岁是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具体经历四个时期:
(1)条件反射建立时期(出生后1个月)。出生后1个月的新生儿最初的条件反射标志着儿童最原始形态思维的产生。(2)知觉恒常性产生时期。约1个月~l岁儿童的感知觉、知觉恒常性和客体长期性,为形成初级思维创造积极的条件。其中1个月~5、6个月是感觉迅速发展时期,肤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相继发展起来。从5、6个月~8、9个月是知觉和知觉恒常性发展的阶段。从8、9个月~1岁,婴儿开始认识客体的长期性。
(3)直觉行动思维时期。从1岁~2岁,婴儿的动作和语言开始迅速发展。在动作发展的过程中,言语功能的出现,使儿童的直觉行动概括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但概括只限于事物表面属性,而不是本质属性,即以相同的行为来反映类似的情况。
(4)语言调节型直觉行动思维时期。从2岁~3岁,词的概括、概念即语言思维产生,但仍带有极大的情境性和直觉行动性。2.5岁~3岁是儿童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3岁前儿童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意味着智力的真正开始,而且意味着人的意识的萌芽。直觉行动思维仍是第一信号系统和外部行动占优势,但已是人的词的思维的开端。
小孩子的思维是极为活跃的,小孩子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这好奇心,时常一件东西就可以让他们发出无限的疑问。据了解,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思维。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