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症形成原因及分型
●病因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 是一种因基因异常而影响结缔组织合成的疾病,其大多数类型是由编码Ⅰ型胶原的基因突变导致Ⅰ型胶原蛋白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所致。
骨组织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Ⅰ型胶原蛋白占骨有机质成分的90%以上,对于维持骨骼结构的完整性和生物力学性能至关重要。[1]
●疾病分型
Sillence等于1979年提出的成骨不全症分型是应用最广泛的。
Ⅰ型最常见和最轻微,多无骨骼畸形,患儿身高正常或接近正常;
Ⅱ型最严重患儿常在围产期死亡;
Ⅲ型为四肢进行性畸形,患儿身材矮小,牙齿发育障碍,可有传导性耳聋;
Ⅳ型病情中度,患儿可能身材矮小,可伴有牙齿发育障碍。
最近研究从Ⅳ型病例中单独列出Ⅴ型脆骨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长骨和脊柱骨中到重度脆弱,骨折后可见骨痂过度生长,所有病例单侧或双侧前臂旋前或旋后功能障碍,X线片可见前臂骨间膜钙化。[2]
●临床特征
成骨不全症轻者可无症状,正常身高,通常寿限,仅轻度易发骨折;重者残废,甚至死亡。
一般出现的症状为骨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即可引起骨折,常表现为自发性骨折,或反复多发骨折。骨折大多为青枝型,移位少,疼痛轻,愈合快,依靠骨膜下成骨完成,畸形愈合多见,肢体常弯曲或成角,一般过了青春期,骨折次数逐渐减少。
可有脊柱侧凸,骨盆扁平,或有身材矮小;蓝巩膜、巩膜变薄,透明度增加;进行性耳聋源自听骨硬化、声音传导障碍或有人认为是听神经出颅底时被卡压所致。
牙齿发育不良,灰黄,切齿变薄,切缘有缺损,关节松弛,肌腱及韧带的胶原组织发育障碍可有畸形,关节不稳定。
由于胶原组织有缺陷肌肉薄弱和皮肤瘢痕加宽。
●遗传模式
其遗传模式主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罕有X染色体伴性遗传。
成骨不全症基本概述●基本信息
成骨不全症基本概述
●基本信息
【疾病名称】成骨不全症
【别名】脆骨病
【外文名】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
【就诊科室】骨科
【常见症状】多发性骨折
【常见发病部位】骨骼,常累及其他结缔组织
●概述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cta),简称OI,又称脆骨症,是一种主要影响骨骼的遗传性疾病。
它导致骨骼容易骨折,严重程度可能从轻微至严重。其他症状可能包括蓝巩膜,身材短小,关节松动,听力受损,呼吸问题和牙齿问题。
若是严重的成骨不全症,可能轻微的碰撞就会造成严重的骨折,因此这类的病患被称为“玻璃娃娃”或“瓷娃娃”。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