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gd/static/icon/home.png)
我喝中药促排卵后生了两个宝宝是不是正常的?
问题描述: 我和我老公结婚三年多了一直没能成功怀孕,也吃了很多药都还是不行,本来我们都准备去做试管婴儿了。这时,家里一位老人说让我们去试试中药,我觉得也行,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吧,在吃了一年的中药进行促排卵后,真的让我怀孕了,而且还是**,就在今年我生下来两个宝宝,但是这种情况是不是正常的呀?
![文章编辑](/pgd/static/icon/edit.png)
![文章浏览量](/pgd/static/icon/eye.png)
![许医生医生头像](/pgd/static/image/wdgw.png)
许医生
![医生图标](/pgd/static/icon/30.png)
结构性心脏病、心肌炎、消化性溃疡、心肌病、窦性心动过缓、心脏神经官能症
喝中药促排卵后生了两个宝宝是正常的。因为服用中药促排卵时,卵巢内的多个卵泡会同时发育。当多个卵泡成熟时,精子会在两个卵子同房的情况下同时受精,所以可能会怀上**。但是吃中药促排**只是概率事件。因此,建议患者不要为了盲目追求怀上**而胡乱使用促排卵药物,以免对卵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排卵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正常的怀孕,就需要保证排卵的正常。但是生活当中很多女性在排卵方面都是存在不良问题的,比如排卵量少或不排卵的状况。这种问题发生之后,需要积极使用一些促排卵的中药进行改善。我们可以服用当归熟地汤、丹参杞果汤等中药来进行促排,具体如下:
1、当归熟地汤
当归熟地汤是可以用来促排卵的,这种药物当中包括当归、熟地、白芍、山药、田大云、菟丝子、旱莲草、何首乌等。此药物在使用之后不仅能够促进排卵,还可以改善血虚气虚等问题。建议患者每天用药一次,分为三次使用,通常连用药物六天就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2、丹参杞果汤
丹参杞果汤的主要成分有当归、赤芍、泽兰、熟地、金樱子、王不留行、香附、红花、仙灵脾、杞果等。这些药物需要用水熬制30~60分钟,然后在药物放置温热之后再饮用,建议患者每天用药一次。用药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观察效果,及时根据病情恢复状况调整药量。
3、旱莲草汤
旱莲草汤也是一种能够促进排卵的中药,此药物是由10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用药之后能够促进黄体生成,促排卵的效果是很不错的。不过这种药物需要从月经第17天开始服用,每天一剂,用药的过程当中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可以吃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上面所介绍的几种中药是可以很好的促进排卵的,建议患者在出现排卵方面异常问题的时候,积极到专业的中医院,根据中医师的指导选择正确的中药汤剂。用药的过程当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应该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q4500.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pgd/static/icon/10.png)
相关推荐
RELATE-
备孕期间辅酶q10的正确吃法是什么?
我和我老公结婚四年了,今年我们两个人都有想要孩子的想法,决定开始备孕了,我特意去网上查了很多备孕的注意事项,我看很多人推荐备孕期间可以吃辅酶q10,对人体非常有好处,不过不能盲目服用,必须要按照正确吃法来服用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请问这个正确的吃法是什么呢?
叶医生
-
23岁年轻女性做试管婴儿放两个胚胎怀**的几率大吗?
我今年23岁,听说一些人做试管婴儿放两个胚胎成功地迎来了双胎宝宝,这让我很是羡慕,然后自己也想要生一对双胎,这让我开始想起自己的可能性,因为我也还算年轻。我也是刚结婚没有多久,也是打算备孕要小孩的,因为自然怀孕怀双胎的几率是很低的,我就想做试管婴儿,但是不知道成功率怎么样,想问下大家像我这样做试管成功怀**的几率大吗?
景医生
-
排卵日前一天同房是不是怀女宝的几率较大?
要开始备孕了,结婚已经有两年了,之前一直没收心,还不想要孩子,今年打算要孩子了,我和我老公都想要生一个女孩子,因为觉得女孩乖巧、可爱、懂事。然后我们就去了解了一下怎么才能怀女孩,有的人说可以掌握好排卵期,因为这段时期属于易孕期,特别是在排卵日前一天同房,怀女孩的几率是比较大的,想问问大家真的是这样吗?
渠医生
-
41岁卵巢amh值0.01去做三代试管还有成功的希望吗?
41岁想去做三代试管生二胎,但是有个问题就是我去做卵巢功能评估,发现我的amh值只有0.01,我知道amh值对试管治疗的重要性,而且我看很多做试管成功的大龄夫妻这个值都没有我这么低,所以我就想问问我这种情况要是去做三代试管还有成功怀上孩子的希望吗?请各位朋友依据他们的经验来帮我分析分析。
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