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育龄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高,大概每10~20个人中就会有1个发生,以20~35岁最多见。因常存在排卵异常,导致受孕困难或不孕,是不孕门诊中最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约能占到门诊患者的30%左右。
多囊卵巢综合征典型的表现为月经异常和超声见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大部分患者比较肥胖,常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如不积极治疗,40岁后易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如月经紊乱严重,长期停经,容易发生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增加。
如何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呢?如果有以下一种或几种表现,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月经异常
可表现为周期不规律、月经稀发(两次间隔≥35d)、量少或闭经。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
多毛、痤疮(多见于青春期后痤疮,皮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好发于面部中下1/3处,常伴有明显皮脂溢出和月经前期加重)、脱发及男性化体征。
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异常
肥胖(腹型肥胖)、黑棘皮病、空腹血糖异常或及糖耐量异常。
脂代谢异常
约70%患者存在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腹部超声检查常可发现脂肪肝。由于内分泌、代谢的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0岁以后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随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如何治疗?
- 1-有肥胖症状的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不孕率也更高。在治疗过程中对促排卵药物反应性差,由于代谢紊乱对卵子和胚胎质量均有不良影响,内膜容受性也往往比较差,如不积极干预,揭阳试管婴儿成功率、活产率均低,而流产率高。孕期胰岛素抵抗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导致胎盘功能不全、流产、先天畸形、早产等。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最基本的治疗就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等。原则就是少吃、多动,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如体质量过高,在饮食、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可加用药物辅助减肥,如二甲双胍、奥利司他等。
- 2-患有胰岛素抵抗的对于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一旦确诊即应开始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为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水平。服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疗程至少3到6个月,用药至怀孕。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改善其引起的临床症状,如:多毛症、痤疮等。避孕药治疗痤疮一般约需3~6个月可见效;多毛至少治疗6个月后才显效。
- 3-患有排卵障碍的以排卵障碍为主要表现而又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药物诱导排卵治疗。常用药物有来曲唑、克罗米芬及促性腺激素等,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过程中需要超声监测卵泡生长情况。
药物诱导排卵后3-6个应重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代谢异常导致的病征,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为对症治疗,主要目的是规律月经、促进受孕。另外,还需要长期管理,以预防远期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病变。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或本人有吸烟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等危险因素,应定期进行监测和干预。
长期不排卵又具有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等时,子宫内膜增生或内膜癌的发生明显增加,应定期妇科超声监测子宫内膜。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