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试管婴儿医院

当前医院在线

三代试管婴儿 医院简介 医生团队 试管百科 试管流程 试管医院 试管知识 试管问答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试管知识详情  >  性激素六项看卵巢早衰方法,激素六项标准对照表

性激素六项看卵巢早衰方法,激素六项标准对照表

作者:全民健康网      时间:2024-06-08      浏览:238

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可以根据这六个激素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女性的生育能力,包括是否存在卵巢早衰的情况,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要是超过25mIU/ml就要考虑患者有卵巢早衰的情况,如果超过了40mIU/ml,就证明患者已经达到了卵巢早衰,需要引起重视。

性激素六项看卵巢早衰方法,激素六项标准对照表

如果出现促卵泡生成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升高、雌二醇降低,可能提示卵巢早衰。如果女性的促卵泡生成激素较低,而促黄体生成激素水平较高,促黄体生成激素跟促卵泡生成激素的比值大于2,也跟卵巢功能不好有关系,提示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怀疑自身出现卵巢早衰的女性应该及时去医院完善性激素六项检查,以明确具体情况。

性激素六项看卵巢早衰方法

一般情况下,性激素六项检查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可以通过FSH、LH、E2三项的数值判断卵巢早衰,具体内容如下:

1、促卵泡生成激素

性激素六项检查一般是在月经来潮的1-3天,早上空腹进行检查,如果促卵泡激素,也就是FSH高于40U/L,同时伴有雌激素,也就是雌二醇低于50pmol/L,甚至更低,就说明这个女性卵巢已经早衰。

2、促黄体生成素

FSH在20-40U/L之间,同时伴有雌激素低,也是低于25pmol/L,甚至更低,这个时候黄体生成素偏高,说明卵巢在往卵巢早衰的路上走。

3、雌二醇

FSH在15U/L以上,15-20U/L,甚至25U/L,这也是卵巢功能开始走下坡路的警示,同时伴有E2,也就是雌二醇的降低。

卵巢早衰又称作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指卵巢在40岁之前失去正常功能,可出现低雌激素、闭经、不孕等表现。检查性激素六项能够帮助医生检查卵巢功能的情况,诊断是否患有妇科疾病。其中FSH、LH、E2三项的数值可以用于判断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患者在性激素测定中,往往显示FSH>40U/L、LH数值偏高、E2数值偏低,患者可及时到当地医院做宫颈粘液检查或周期性阴道涂片检查,进行进一步诊断,以明确具体病情。也可以做妇科超声了解子宫和卵巢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

性激素六项看卵巢早衰方法,激素六项标准对照表

激素六项标准对照表

女性到医院做性激素六项检查,一般包括睾酮、催乳素、孕酮、雌二醇、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这6项指标,以下是激素六项标准对照表,具体内容如下:

  1. 1. 睾酮:睾酮的正常值为0.7~3.1nmol/L;
  2. 2. 催乳素:催乳素在非妊娠期的正常值是小于1.14mmol/L,妊娠早期的正常值是小于3.64mmol/L,妊娠中期的正常值是小于7.28mmol/L,妊娠晚期的正常值是小于18.20mmol/L;
  3. 3. 孕酮:孕酮在排卵前的正常值是0-4.8nmol/L,排卵后的正常值是7.6-97.6nmol/L;
  4. 4. 雌二醇:雌二醇在卵泡期的正常值是92-275nmol/L,排卵期的正常值是734-2200nmol/L,绝经后的正常值是小于100nmol/L;
  5. 5. 促黄体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在卵泡期以及黄体期的正常值是1-12U/L,排卵期的正常值是16-104U/L,绝经期的正常值是16-66U/L;
  6. 6. 促卵泡生成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早卵泡期以及黄体期的正常值是1-9U/L,排卵期的正常值是6-26U/L,绝经期的正常值是30-118U/L。
卵巢早衰是指40岁之前的女性出现卵巢功能衰竭的病症,患者有月经紊乱或者闭经、潮热、汗出、失眠、心悸、急躁易怒或情绪低落等绝经症状表现。判断女性卵巢功能衰竭主要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如果雌激素水平低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失去雌激素抑止而异常升高,会存在两高一低的激素状态。上文本文整理了激素六项看卵巢早衰的方法及检查指标标准对照表内容,供大家参考。

医生团队

更多

哇娜甘生殖医学专科医师

擅长:人工授精、三代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潘亚博士

擅长:特殊需求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周晓医学博士

擅长:擅长胎停、多次孕育失败...

在线咨询

全民健康网

医院地址:点击线上客服匹配机构地址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

联系电话

400-7885-115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侵权投诉请联系QQ处理:1319120747)
【申明:本文由全民健康网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涉及医疗科普以医生指导意见为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