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育儿假?夫妻育儿假期全国都有吗?
作者:全民健康网 时间:2025-01-28 浏览:80
全国实施夫妻共同育儿假后,当然在这些没有涉及到的地区,可能有很多事业单位并不会给承认夫妻共同育儿假,因此也就不会批。一般来说,私企由于营业制度与国企不同,而育儿假是一种带薪假期,这对于私企而言是亏损的,所以有很多私企并不承认这个假。
全国实施夫妻共同育儿假的时间是在2019年5月9日,由国务院发布,具体内容婴幼儿在没有达到3岁的情况下,夫妻双方每年可享受一次10天的假期,并且在休假期间,夫妻双方所在的事业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重庆:女性将有额外的80天产假,共计178天;男性将享受20天的护理假。经单位批准,夫妻一方可以休育儿假,直至孩子年满1周岁,也可以夫妻双方每年休5至10天育儿假,直至孩子年满6周岁。
去年6月5日,江苏省法制办在官网发布《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第一次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为倡导平等就业和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劳动,女方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和不少于十五天的共同育儿假。但是作为一名男性,别说15天了,就算是7天的育儿假我也没有看到过,这是我们公司没放,还是国内根本就没有这个假啊?我老婆已经孕39周了,就快要生了,我们家也没什么人能照顾她,有知道育儿假这个事情的吗?麻烦分享一下嘛。
所以育儿假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行,到目前还在讨论阶段,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不过有些地方的地方性政策是有包含育儿假的。
现在欧洲一些国家是有育儿假的,我国还在探索讨论阶段,但截止目前会有部分省份在开始落实了。所以,你现在可能是没有育儿假的。
育儿假最初是作为一项福利政策在欧洲国家推出的。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为了鼓励生育,国家也出台了育儿假的福利政策,旨在缓解家庭的生育和抚养压力,具有刺激人口的意义。由于各地经济消费水平不同,发展速度不同,各省休育儿假的时间也不一样。供大家参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范围表示,就业男的女的歧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用工成本的男的女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议延长陪产假的期限,并将其改为育儿假的组成部分,并且加强执法力度,予以强制执行;生育假应该作为育儿假,采取措施鼓励男性共同休假,而并非仅作为生育女性的延长产假。
直到2025年3月,最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新增了“加强家庭建设”专节,体现了对家庭建设的高度重视,其中就包括:
1、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2、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
3、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不过这个政策的出发点很好,目的是为了让男性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回归家庭,履行好家庭责任。实行育儿假是有很多好处的,即:
1、父母育儿假能使父亲参与孩子的成长成为法定义务,而男性从孩子出生起就和孩子亲密接触,有助于促进男性自身成长和孩子的身心健康;
2、父母育儿假的实施有益于家庭男的女的的平衡和婚姻的融洽,男性总觉得照顾孩子、照顾家庭是很容易、轻松的事情,常常用鄙视的眼光对待家人,无形中埋下很多婚姻的炸弹;
3、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父母育儿假让父母安心在家陪伴孩子,促进亲子关系。同时给老人放假,让老人有休息喘气的时间;
4、从社会角度来看,育儿假能够适当提高生育率,今年我国生育率又创新低,很多人不是不想生,而是没有条件生;
5、对女性而言,这是减少职场女性男的女的歧视的苗头,许多职场女性因为生了孩子重回职场,一切清零,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流水。
育儿假是指父母育儿假,跟产假是有区别的,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一般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