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试管婴儿医院

当前医院在线

三代试管婴儿 医院简介 医生团队 试管百科 试管流程 试管医院 试管知识 试管问答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试管知识详情  >  错误药流易引起终身不?胎儿两个月还能药流吗?

错误药流易引起终身不?胎儿两个月还能药流吗?

作者:全民健康网      时间:2024-01-12      浏览:162

错误药流易引起终身不孕?胎儿两个月还能药流吗?孕妇在接受了药流后,要注意休息,开头的2~3天比较好在家休养,2周内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也不宜太过劳累。药流后要适当补充营养,要注意清洁卫生,卫生棉垫要经常更换,多喝水,多排尿。此外,药流后一个月内应禁止性生活。

错误药流易引起终身不?胎儿两个月还能药流吗?

错误药流易引起终身不孕

药流必须符合三大指征,第一就是孕妇的年龄不能超过40岁,这是因为药流所用的药物会调整女性卵巢的内分泌物,40岁以上女性的卵巢正处于衰退的阶段,这时如果再受药物的影响,很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甚至提早绝经。第二,是孕妇的孕龄必须在49天之内;而第三大指征就是要判断胚胎着床的位置是否在子宫里面。后面这两大指征都必须在B超的辅助下才能清楚地判断,所以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光是通过孕妇停经的现象和尿检呈阳性,以此判断孕妇怀孕,然后轻易的就给她们进行药流,是十分危险的。

在年龄的问题上,除了40岁以上女性不能进行药流,18岁以下的女性也不行。受到药物的影响会出现月经紊乱的现象。此外,如果一些女性在此之前已经进行过多次的刮宫流产,子宫壁变薄或者有损伤,一旦药流药物的用量掌握不好,有可能会导致子宫破裂。

在正规医院的妇产科,药流过程是非常严谨的。首先要明确孕妇怀孕的天数,胚胎的位置,然后孕妇还要接受一些相关的检查,医生会让孕妇服用一些软化宫颈和杀死胚胎的药物,这些药可由孕妇带回家自行服用,连服2天。到了第3天,孕妇必须重新回到医院,医生会让她服用另一种药物―――宫缩剂。服药后孕妇要留在医院里,几个小时后,孕妇会开始出现宫缩,并伴有临盆前阵痛的感觉。

一般来讲,孕妇第二次服药后也可以在当天回家,医生会检查孕妇的子宫,看胚胎是否已完全排干净。此外,医生还会使用一些宫缩药,以帮助孕妇彻底把胚胎排出,另外还会配合一些抗感染的药物,防止宫内感染。如果在药流20天后孕妇仍有持续出血的现象,那就有可能是流产不完全,或者是宫外妊娠,要尽快去医院检查。

错误药流易引起终身不?胎儿两个月还能药流吗?

胎儿两个月还能药流吗

胎儿两个月不建议药流。必须是怀孕49天之内的妇女才能进行药物流产。药物流产的效果与服药时怀孕的天数有很大关系,怀孕天数越少,药物流产效果越好。

此外,有青光眼、高血压、哮喘、血栓栓塞病史及过敏体质者均不宜进行药物流产,因为所使用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疾病。带环妊娠者亦不宜进行药物流产,应在人流术的同时做取环手术。

流产药物的引进和使用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确,与人工流产相比,药物流产避免了手术器械对生殖器官的损伤,而且痛苦小,易于让 人接受。加上不少未婚女性意外怀孕不敢声张,便悄悄用药。而有些所谓“过来人”,更是不当回事地自行用药。“事实上,药物流产并非那么轻松。由于孕妇的个 体差异或用药不规范,若使用不当,轻则达不到流产的目的,重则赔上性命。”

药物流产只有在具备刮宫手术、输液、输血条件的医院方可使用,用药后必须严密随诊。药流过程中,应按医生详细交待的服药方法操作, 服完最后一次药物后应在医院观察6小时,除注意血压、脉搏、药物副作用外,所排出的大小便均需保留在干净便盆内,由专人检查有无孕囊排出。如排出孕囊前后 有活动性出血,可予宫缩剂或立即刮宫止血。

药物流产需要慎重对待,搞不好就很容易大出血,危及生命。有些病人反复做药物流产,缺乏必要的检查和善后措施,导致多次流产后盆腔 内的慢性炎症和粘连,甚至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他强调,药物流产必须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进行,患者本人应该对整个药流过程有详尽的了解,以 确保安全流产。

应该懂得爱护自己,不要对意外怀孕掉以轻心的以为,只要做药流就可以没事了,这样错误的想法很可能会把自己推到悬崖的边缘,为什么这样说呢,药物流产并非那么轻松。事实上由于孕妇的个体差异或用药不规范,加之药物本身的局限,若使用不当,轻则达不到流产的目的,重则大出血赔上性命。

医生团队

更多

哇娜甘生殖医学专科医师

擅长:人工授精、三代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潘亚博士

擅长:特殊需求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周晓医学博士

擅长:擅长胎停、多次孕育失败...

在线咨询

全民健康网

医院地址:点击线上客服匹配机构地址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

联系电话

400-7885-115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侵权投诉请联系QQ处理:1319120747)
【申明:本文由全民健康网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涉及医疗科普以医生指导意见为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