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试管婴儿医院

当前医院在线

三代试管婴儿 医院简介 医生团队 试管百科 试管流程 试管医院 试管知识 试管问答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医院首页  >  试管知识详情  >  孕囊和卵黄囊是不是一起出现的?孕囊和卵黄囊并非同时出现

孕囊和卵黄囊是不是一起出现的?孕囊和卵黄囊并非同时出现

作者:全民健康网      时间:2024-09-23      浏览:64

孕囊和卵黄囊并非同时出现:孕囊和卵黄不是一起出现的。孕检中我们会先看到卵黄囊,卵黄囊是胚胎与孕体间的联系系统,它的状态提示了胚胎的正常与否。孕囊是胎儿形成之前的基础状态,是胎儿成形前的胚胎雏形。同样都是囊状的物质,很多孕妇就傻傻分不清,其实两者在很多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还可能是异位妊娠、胎停、流产等原因所致。怀孕期间一定要定期做好每一次产检,及时了解自身与胎儿的详细情况。怀孕后如果没有出现卵黄囊,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根据医生指导进行判断。

孕囊和卵黄囊是不是一起出现的?孕囊和卵黄囊并非同时出现

孕囊和卵黄囊是不是一起出现的

孕囊和卵黄囊通常不是一起出现的,孕囊是原始的胎盘组织,是被羊膜、血管网所包裹的小胚胎,而卵黄囊是处于孕囊内的膜状囊结构,能够为孕囊提供营养,孕囊和卵黄囊出现的时间、作用等等都有区别,因此缺少任意一个都是不会的。

在怀孕过程中,孕囊一般在停经35天左右能够经B超观察到,而卵黄囊出现在停经40天左右,当卵黄囊出现后,通常会逐渐产生胎心、胎芽,再逐渐由此发育成胎儿,两者出现的时间不同,更是不能沦为一谈的。

孕囊和卵黄囊是不是一起出现的?孕囊和卵黄囊并非同时出现

卵黄囊和孕囊的区别是什么

1、产生的时间

卵黄囊和孕囊存在的时间有先后,B超能检测到它们的时间也存在先后。一般先有孕囊再有,B超在看见胚囊见不到胚胎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卵黄囊,此时的孕囊还太小,不能被看见。有了卵黄囊之后,可以渐渐检测到胎芽和胎心。而随着胚胎的长大,卵黄囊则会渐渐消失。一般来说,在怀孕的35天后就可以检测到孕囊和卵黄囊的存在。

2、构成不同

孕囊是一个椭圆形的组织,含有卵黄囊、胎心、胚芽等结构,会逐渐增大。卵黄囊内主要是含有大量的卵黄和营养物质,随着孕囊的增大,卵黄囊会不断的消耗,最后会逐渐地萎缩,都会被吸收到体内。

3、存在的位置

孕囊和卵黄囊的位置孕囊一般位于子宫内膜上,固定在子宫壁上,卵黄囊在孕囊里,而孕囊则在子宫内,如果两者的位置正确的话,就可以确定为宫内孕,如果看得到卵黄囊,孕囊肯定已经存在。

4、功能

卵黄囊的功能是给胚胎提供激素支持,为卵子发育提供养分和保护,而孕囊是原始的胎盘组织,孕囊也可以说是怀孕最初的形态,是一种被羊膜和血管网包裹的小胚胎,孕囊为胚胎提供生长的空间和保护。

孕囊和卵黄囊是不是一起出现的?孕囊和卵黄囊并非同时出现

查不到孕囊和卵黄囊原因是什么

  1. 1. 空囊:因为多数女性怀孕后6周都能够检查到卵黄囊,部分女性还可以检查到胎芽发育,6周没有卵黄囊可能是空囊,患者可以做血HCG和孕酮检查,判断胚胎的质量,如果孕酮低,血HCG也不能翻倍,就说明胚胎发育不良的可能性大,不宜盲目保胎;
  2. 2. 发育不良:孕囊发育不良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精子或者是卵子质量低,还有可能是子宫环境不好,所以会未见卵黄囊,通过清宫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3. 3. 时间较短:没有卵黄囊可能是患者已经怀孕,但是排卵时间比较晚,或者发育比较慢,没有到形成卵黄囊的时间,可以推迟1到2周的时间再次到医院做复查,看有没有出现卵黄囊;
  4. 4. 假孕囊:如患者在异位妊娠时,由于子宫内膜的蜕膜样变,在B超下可以看到类似胎囊样改变,但其内不会有卵黄囊、胎芽和胎心。
孕囊和卵黄囊在形成时间上面有所不同,孕囊是一种最原始的胎盘组织,它会影响到后期胎盘的行程,而卵黄囊则是胚胎最早行程血管和血细胞的位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因此孕妇千万不要混为一谈,当孕期查到空孕囊和卵黄囊的时候女性要警惕胎停等风险。

以上就是关于《孕囊和卵黄囊是不是一起出现的?孕囊和卵黄囊并非同时出现》内容的相关介绍,国内试管助孕的试管机构鱼龙混杂,但正规靠谱的私立试管婴儿医院却没有几家,患者们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如果你有高龄二胎未婚试管女性子宫疾病试管男性少弱精试管等试管需求,可以免费咨询我们的生育顾问!

医生团队

更多

哇娜甘生殖医学专科医师

擅长:人工授精、三代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潘亚博士

擅长:特殊需求试管婴儿...

在线咨询

周晓医学博士

擅长:擅长胎停、多次孕育失败...

在线咨询

全民健康网

医院地址:点击线上客服匹配机构地址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

联系电话

400-7885-115

版权所有:全民健康网试管频道(侵权投诉请联系QQ处理:1319120747)
【申明:本文由全民健康网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涉及医疗科普以医生指导意见为主。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