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的三大特征,怎样判断是母乳性黄疸?
作者:全民健康网 时间:2024-05-17 浏览:207
怎样判断是母乳性黄疸?宝宝出生后可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情况。本病一般不需任何治疗,可以自愈。如果伴随有血清胆红素升高现象,可以通过光照治疗来降低血清中未结合的胆红素。如果以下处理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母乳性黄疸的特征
婴儿在经过母乳喂养之后3-5天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母乳性黄疸。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首先排除其他类型病理性黄疸之后才予以考虑,因此,婴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可以不用过于惊慌,先观察宝宝是否有母乳性黄疸的特征,如果有其他异常情况,则立即就医,由专业儿科医生判断黄疸类型。
- 皮肤发黄:新生儿皮肤发黄出现于出生3-5天以后,2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可在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若持续母乳喂养,黄疸获可延续4-12周方消退;若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在72小时后明显消退;
- 胆红素水平上升:母乳性黄疸于部分母亲母乳中的β-葡萄胎醛酸酐酶水平较高有关,这种酶可通过增加肠道内葡萄胎醛酸和胆红素的分离,是肠道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加,进而引起肠道重吸收的胆红素水平上升,增加了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负担;
- 大便颜色变浅:婴儿黄疸时应观察孩子的大便颜色,如大便颜色是金黄色、黄绿色或棕色,说明未发生胆道梗阻;而胆道梗阻患儿因胆汁排出不畅,大便颜色多很浅,早期呈淡绿色,后期可呈灰白色陶土样。
出现黄疸的情况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可能会询问:黄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患儿的喂养方式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患儿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精神状态以及身高体重等情况如何?请各位家长如实回答。
宝宝出生后可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情况,一般表现为皮肤发黄、胆红素水平上升以及大便颜色变浅的特征。但其实多数新生儿除了皮肤发黄之外,大都状况良好,精神反应好,吃奶、睡眠正常,生长发育良好,而且皮肤发黄的情况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退。若是宝宝出现皮肤发黄不消散的情况,就需要立即前往医院监测黄疸情况,必要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黄疸。
- 上一篇:单亲做试管的全部过程跟费用
- 下一篇:河南第三代试管婴儿费用能花多少钱?常见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