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讲解:什么情况算是大便次数增多?
因为人体内有完善的消化系统,而食物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提供营养和果腹。但并非是所有吃进去的食物,都会被机体消化和吸收,当食物残渣失去利用价值后,就会在肠道内堆积,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这是人体运转的结果!
一、什么情况算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次数增多就是腹泻或拉肚子吗?其实大便次数多并不等同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通常指的是排便次数>4次/天;而腹泻是指排便次数>3次/天,排便量超过200克/天,粪便质地稀薄、含水量>85%,或含未消化食物或粘液、脓血,而且腹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排便紧迫感、肛部不适等症状。
二、大便次数增多的病因
大便次数增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性疾病:细菌、细菌或寄生虫等感染所致,多见于夏秋季,需针对病原治疗。
2.非感染性疾病:疾病种类较多、更为复杂。
3.肠道非感染性炎症:炎症性肠病(IBD)、慢性直肠炎、缺血性结肠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等;
4.肠道肿瘤:结肠腺瘤、结直肠癌、小肠淋巴瘤等;
5.肛周病变:痔疮、肛窦炎、肠粘膜脱垂等;
6.全身性疾病:甲亢等;
7.药物性因素:如泻剂、某些抗生素等;
8. 胃肠功能紊乱:也即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或功能性腹泻,指存在有明确的消化道症状而无法用器质疾病变或生化异常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常见病因包括:脑肠轴互动异常,精神心理等因素导致胃肠道运动不协调、内脏高敏感、肠道菌群紊乱、对某些食物不耐受,或者消化道分泌异常等。
三、大便次数增多的原因:
1.直肠炎:如果慢性结肠炎累及到直肠,可以出现肛部下坠感与排便次数增多。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程度轻重不一。
2.肠粘膜脱垂:也可称“脱肛”,顾名思义是肛部里面的组织脱到肛部外面。但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是“直肠粘膜内脱垂”,直肠粘膜松弛堆积在直肠内,但尚未脱到肛部外,可引起肛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
3.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肠粘膜出现水肿、糜烂、溃疡和出血,少数可能及整个结肠。病人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血便或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病程缓慢,常反复发作。
4.胃肠炎: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夏季较为多见,这与夏季炎热的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除此之外夏季的饮食也是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的原因,因为夏季是胃肠炎的高发期,一旦患病就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并且导致腹泻。
5.肛窦炎:患者不仅大便次数增多还伴有肛部下坠感。另外,肛窦与肛瓣发炎也叫肛隐窝炎,进一步可发展成肛周脓肿。这部分患者常常是吃了止泻药依旧不管用。
6. 痔疮:外痔,产生的肛部口异物感,反复兴奋肛部引发的便意强烈。因为大便干结或其他原因,导致内痔表面粘膜糜烂、水肿、出血,及粘膜下大量血栓形成,严重时可脱出肛部外,由于肛部括约肌痉挛,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进一步加重水肿,使痔核嵌顿在外。
四、大便次数增多如何预防
1.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2.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3.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
4.重视结肠镜检查、肛部镜检查。可对肛肠内部深层病灶部位进行图像采集,实时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