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可能是你“吃”出来的!医生眼里这5种吃法易长结石
石头是怎么来的?
地质学家说,是岩浆转变来的。
神话传说中,是望夫的涂山氏女望出来的。
医生说,也可能是你吃出来的……
这当然不是开玩笑。医生所说的石头,实际上是指人体内的结石。如果你不注意科学饮食,就很有可能把结石一点一点“吃”出来。
5种吃法较招结石
1喝水少
常见的肾结石,就与长时间喝水不足有关。
人体70%的成分是水,其代谢、排毒都需大量水分。饮水量太少,会增加血液浓度及肾脏负担,并导致尿液浓缩,易引起结石。
2摄取蛋白过高
蛋白质在体内消化代谢后,就会增加尿液酸性,身体为平衡尿液酸碱度,会释放碱性的钙,钙与尿酸便会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结石。
每天需60~80克蛋白质,可多吃果蔬并相应减少肉类摄入。
3吃太咸
如果摄入太多盐分,在体内的高盐分从尿液中排出时,也会相应增加钙排出量,使尿钙升高,易在尿液中与草酸结合形成结石。
4摄入过高嘌呤
嘌呤丰富的食物有海鲜食品、动物内脏等。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尿酸过高,可能形成尿酸结石。
吃嘌呤多的食物时别喝酒,应多喝些水增加嘌呤代谢、排出。
5饮食中油水过大
脂肪会阻碍尿酸代谢,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当水分摄入不足时,易产生结石。吃了油大的食物更要多喝水才能避免结石。
打破4个“吃出结石”的误区
近年来,有关“吃菠菜得结石”、“喝牛奶得结石”的报道屡见不鲜。体内的“小石头”真是这么吃出来的?答案是这样的:
误区1菠菜豆腐汤会导致结石错误认知
菠菜等青菜含大量草酸,豆腐含钙丰富,人们觉得二者一起吃,会产生常见的草酸钙结石。
医生辟谣菠菜豆腐在一起,的确会产生草酸钙,但其无法被人体吸收,也不会进入泌尿系统,而是随其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不会造成结石。同样的道理,奶茶中的草酸也不会导致结石。
误区2富含钙的食物会导致结石错误认知
牛奶中的钙易与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物,长期便成为结石。
医生辟谣一般人或结石患者不需刻意回避含钙食物,形成结石的成分要在特定的尿液酸碱度下才会析出。相反,充足的钙会结合肠道中的草酸,形成不易被吸收的草酸钙,从而避免形成结石。建议每天喝300毫升牛奶,既能保障当天所需的钙,又不必担心过多钙导致结石。
误区3太多维生素C会导致结石错误认知
维生素C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草酸,有人担心吃太多高维生素C含量的食物会增加尿中草酸浓度。
医生辟谣研究证实,饮食中吃大量维生素C与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无关。除非依靠营养品等大量摄入,否则从饮食中获取的维生素C不足以成为结石病因。
误区4喝啤酒能预防结石错误认知
因啤酒中的酒精和水分有利尿作用,便有了这一说法。
医生辟谣研究表明,酒精的利尿作用短期内可帮助排尿,但若喝太多,不断排尿反而让水分流失更快,更易产生结石。
吃4类药物易引发结石
正常来说,药物代谢后,产物大多会排出体外。剩余的很少数代谢产物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但长期用药积累,引起的结石问题却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以下几种药。
1抗生素
服某些抗生素期间补钙,易引起结石。
头孢曲松的代谢物与体内钙离子结合形成晶体,长期服用会在胆囊和肾小管沉积,部分人可能出现结石。
甲硝唑与钙离子结合会生成不溶性沉淀,增大结石危险。
磺胺类药物的代谢产物在尿中溶解度低,如果同时吃酸性食物、药物,可能形成结晶,增大结石危险。
2避孕药
避孕药的主要成分雌激素会影响肝胆功能,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分泌增多,影响胆囊的收缩和排泄功能。
如果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造成胆汁淤积,增大胆结石危险。
3消炎药
长期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吲哚美辛(消炎痛)可能形成结晶,增大胆结石危险。
4消食药
大山楂丸等消食药含山楂,它含单宁酸较多,与胃酸作用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引起胃结石。
服上述药时,需要多喝水,帮助代谢产物排泄。
服药半年以上者,每半年定期做胆囊、肾脏和胃部B超。有结石病史者用药前应和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