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小儿抽动症有哪些表现

时间:2020-11-17 17:33:12

有些家长接到老师的反馈,你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挤眉弄眼,对老师很不尊重,这样的毛病是不是可以改一改?家长也会非常担忧,我的孩子这是怎么了!孰不知很可能这样的孩子是患上了抽动症这样的病症。抽动症在小儿当中患病率很高。抽动症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小儿抽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常以眼部抽动作为症状。眨眼被认为是抽动症较常见的症状。抽动发作时意识清楚,可以自我短暂控制,入睡后消失或减轻,感冒、腹泻、疲劳、精神紧张或看电视时间过长时可加重或复发。有加重与缓解相互交替的过程。


多数起病于10岁以前,抽动的数量频度、形式和部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其严重程度可交替增减,有时抽动能完全缓解几星期甚至数周;只有不至15%的病人表现为诅咒、说下流话、污言秽语及含糊不清的谩骂,这种症状较易引起注意。其中运动性抽动症状通常始于头面部,症状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累及部位可以沿头面部、颈部、肩部、上肢、躯干和下肢的顺序发展,部位可为单个部位或多个部位。面部肌肉抽动多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头颈部肌肉抽动则表现为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躯干部肌肉抽动则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上肢抽动表现为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运动性抽动进一步分为简单运动性抽动和复杂运动性抽动。简单运动性抽动为突然、短暂、重复无目的的动作,通常是一个或几个较小的肌群受累,呈暴发性,持续时间短,包括多组肌群受累,并可持续较长时间。


抽动症在学龄儿童中很普遍,抽动症到期趋于稳定,一些患者甚至可完全缓解。本病经过主动、适当的治疗,大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状可在1-6个月内减轻并逐渐被控制,一般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但是仍有少数延续到成年,直至终身。实践中看到,**发病率高,女孩子比**子症状缓解慢;症状越复杂治疗难度越大;如伴有秽语,强迫症状,重复语言等,治疗更需较长疗程。若不予以治疗,自愈的机会很低。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及无目的的活动太多,造成学习困难,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业及日后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因行为的异常可能会受到周围人们太多的批评或讥笑,使孩子幼小天真的心灵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或继发精神异常、强迫症、恐怖、行凶、自残、等精神、行为的改变,对成年后进入社会十分不利。

小儿抽动症有哪些表现


以上就是对小儿抽动症临床表现的一些分析。家长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现以上几个现象,首先需要进行自测,再者就要及时送医去进行确诊和治疗,不要延误病情。因为大多数抽动症的患者是可以通过治疗使症状慢慢缓解或者完全消失的。但如果不去治疗,治愈的难度很大。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发展是很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