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
药源性支气管哮喘是在用药后5~45分钟表现咽部瘙痒、咳嗽、气促、口唇发绀和喘息。呼吸加快,心率加快,体温多正常,两肺布满哮鸣音。
有哮喘史者,用药后发作较前为重,甚至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应用原先的抗喘药效果不明显。
致病药物
1、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哮喘: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非甾体消炎药(NSDs)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会导致哮喘的剧烈发作,这种对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解热镇痛消炎药的不耐受现象称为A(aspirin-induced asthma)。
当阿司匹林性哮喘伴有鼻息肉和鼻窦炎时,则称为阿司匹林三联征或阿司匹林性哮喘综合征。
发病机制
环氧化酶/脂氧化酶失平衡:阿司匹林优先阻断环氧化酶,从而控制前列腺素的生成;但阿司匹林不阻断脂氧化酶,大量未能被环氧化酶利用的花生四烯酸底物则通过脂氧化酶生成大量的白三烯(LTC4、LTD4、LTE4),后者是强有力的支气管收缩剂和促分泌素。
临床表现
在服用药5分钟至2小时或稍长时间后,引起剧烈的哮喘发作,绝大多数患者的潜伏期为30分钟左右。
哮喘发作一般很重,常有发绀、结膜充血、大汗淋漓、端坐呼吸、烦躁不安。某些患者在服药后先出现鼻部他症状,如流涕、打喷嚏、鼻痒、鼻塞,继而出现哮喘。
有些患者可同时出现严重的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严重的还可出现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2、神经系统药物
β受体阻断剂:支气管β受体70%为β2受体,30%为β1受体,阻断β受体,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或痉挛而引起哮喘或加重原有呼吸困难;控制核心对二氧化碳的反应,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引起哮喘。
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阿替洛尔)在理论上是靠谱的,但也可能引起通气功能严重降低。
有报道,患哮喘的病人,在治疗青光眼时,用噻吗洛尔滴眼,突然发生支气管痉挛。因此,对于患有哮喘或慢性气道阻塞的病人应当永远避免使用β-阻滞剂,除非无替代的药物。
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毛果云香碱和巴胆碱对呼吸道平滑肌上的迷走神经有直接的影响,能引起支气管收缩。
据报道,青光眼病人应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有时能引起支气引起哮喘加重。
β受体激动剂:少数病人吸入异丙肾上腺素可出现哮喘加重,称为“矛盾性支气管治疗反应”,药物兴奋支气管粘膜引起。
3、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
哮喘患者可存在H2受体功能低下,使血中cAMP降低,可诱发及加重哮喘。
4、ACEI
● 使用者5%~20%可能发生咳嗽。
● 典型的持久、无痰的干咳,多于治疗开始后的1周内发生,但许多病例的发作时间可推迟到1年。
● 肺功能不受影响,再次使用相同的药物或其它的ACEI,咳嗽可以复现。
● 镇咳药对这种咳嗽无效。
● 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影响。
5、抗生素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主要机制是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发应。
青霉素类是较常引起药源性过敏性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常伴发皮疹、瘙痒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青霉素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在青霉素类过敏病人中,10%的对头孢菌素类过敏。
6、造影剂
碘化剂是公认的引起急性支气管痉挛的药物,据统计这一反应在非哮喘病人中的发生率是4%,有哮喘病史病人的发生率上升为15%。
7、肌松药
如等去很化和阿曲库铵等非去很化剂,均可引起气道阻塞,以较为常见。
8、麻痹剂
发生率大约为1/5000,在英国,每年在麻痹期间因为过敏反应死亡的病人有大约100例,其中50%是由于支气管痉挛。
发病机制:组胺等介质的释放及特殊抗体的形成。
9、药物赋形剂
柠檬黄、苯甲酸盐类、苯汞盐类、尼泊金类、苯氯铵和亚盐类等。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少部分病人与柠檬黄存在交叉过敏性。
诊断
1.有明确的用药史。
2.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天出现哮喘发作。
3.因症状反应所致的哮喘者除呼吸道症状外还有全身过敏反应表现。
4.停药后给予相应治疗能使大多数哮喘缓解。
5.既往用此药有类似发作,或下次再用此药或同一类药物时可再次出现哮喘发作。
预防措施
1、哮喘病史者,避免使用前列腺素合成控制剂,如非甾体消炎药。
2、过敏体质或鼻息肉、鼻塞患者,慎用解热镇痛药,以防哮喘急性发作。
3、合理使用平喘药。β2受体激动剂不可超量使用,严格控制次数和剂量。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用效果更好。
4、有哮喘史或高度过敏体质者,尽量避免多种药物混合输注。
5、详细查询和记录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可疑药物,避免错误用药。
治疗原则
1、初发的药物性哮喘,去除或停用致喘药,经平喘和对症治疗即可缓解。严重哮喘除停药外,吸氧,大量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注,同时给予抗过敏、消炎及对症治疗。
2、气道阻塞的治疗:糖皮质激素、色甘酸钠、支气管扩张药等。
3、哮喘持续状态和昏迷患者,应送ICU,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