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容易陷入的饮食14大误区,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也是难治的一种病。饮食治疗对于糖尿病治疗来说是很重要的,糖尿病患者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应该配合合理的进食、科学养生等。但是就是这每天都接触的饮食,很多糖友都无法做好,还陷入了误区。
糖友容易陷入的饮食14大误区
误区一:饮食就是饥饿,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认为应该采用“饥饿”来控制糖尿病,尤其是要少吃主食。如果糖友一天所吃的主食少于150(3两),人体在饥饿时,体内的升糖激素将很快升高,不仅会使血糖升高,而且还会自动分离体内的脂肪与蛋白质,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需要肝脏的分解和肾脏的排泄,久而久之,会加重肝肾的负担。
另外,长期采用“饥饿”将导致多种营养素的缺乏,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的机会。
所以,正确合理的饮食应该是以控制总热量为原则,根据糖友自身的年龄、胖瘦程度、劳动强度等情况,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工作生活的前提下,以提高饮食质量为核心,适当控制饮食数量,平衡膳食结构,吃饱就好。
误区二:不甜就能随便吃
部分糖友错误地认为,糖尿病就该不吃甜的食物,咸面包、咸饼干以及市场上大量糖尿病专用甜味剂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
其实,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可以用来改善单调的口味,提高生活乐趣,但需要计算进总热量。
误区三:吃多了加药就行
一些糖友感到饥饿时常憋不住吃多了,他们觉得,把原来的服药剂量加大就能把多吃的食物抵消。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使饮食控制形同虚设,而且在加重了胰岛负担的同时,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误区四: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部分糖友三餐控制比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闲食品的习惯。其实这样也破坏了饮食控制。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
误区五:荤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没事
尽管植物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但无论动物油、植物油,都是脂肪,都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因此,植物油也不能随便吃。
误区六: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有些糖友听说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大便的功效,而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因此就只吃粗粮,不吃细粮。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如果吃太多含有膳食纤维的粗粮,有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并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营养不好,反而对身体不利。所以,无论吃什么,都应该适度、平衡,选择主食也要粗细搭配。
误区七:少吃一顿就省一顿药
有些糖友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认为能省一顿药。其实,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并且,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另外,少吃这一顿,必然下一顿饭量增大,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按时、规律地用药和吃饭很重要。
误区八:用了降糖药,就不需要控制饮食
有不少病友认为用了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后,就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再需要严格进行饮食控制了。
这种认识和做法也是不对的。饮食不控制,一是会造成血糖波动,很难确定胰岛素治疗的较佳剂量;二是会引起血糖居高不下,胰岛素的使用量就会相应增加,而肥胖恰恰又是病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较终给治疗带来困难。
误区九:用尿糖试纸评估食物。
有些糖友为了监测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剂食品是否含糖,将食物溶液滴于尿糖试纸上,发现变色就非常恐惧,认为是高糖。其实只要是含糖(包括精制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后都会产生葡萄糖,而使试纸变色;无糖食品中只是没有蔗糖,其他形式的糖都会使试纸变色,但是它们不会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这种做法只会让您徒增烦恼。
误区十:山楂等传播的降糖食疗方法都可以降糖,无须控制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所有饮食都要控制在总热量范围内。山楂对普通老年人有软化血管、抗凝的作用,但含有较高量的果糖,多吃可能影响血糖控制。食疗偏方中的食品如果热量过高或脂肪量过高,也会影响血糖。因此,应慎重选用。
误区十一:血糖生成指数越低的食物越好
许多糖尿病患者以血糖生成指数(GI)值作为选择食物的“先进准”,认为凡是GI值低的就是好的,尽可以放心食用;凡是GI值高的就是不好的,不能吃,甚至以选择低GI食品来代替平衡膳食原则。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GI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数值仅仅反映了食物本身的特性,并没有考虑一日总热量的控制及各类食物的搭配。事实上,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是否含有谷物或纤维、酸度等)、食物加工技术等都可影响GI数值。而且,不同食物混合进食后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而GI表所列的数据不能体现各种搭配的结果。
此外,不同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可比性,不能说血糖生成指数为18的大豆比血糖生成指数为40.8的老年奶粉好。还是应该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原则,按比例选择GI值低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含膳食纤维较多的低GI值蔬菜、水果,控制每日总热量。如果特别喜欢食用某些高GI值的食物,就要搭配食用低GI值的食物,这样既可以使食物多样化,又能有效控制血糖.
误区十二:不吃早餐可降糖
不吃早餐可降血糖,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许多糖尿病患者误认为不吃早餐,或吃早餐仅喝牛奶、吃鸡蛋,不吃主食,是控制热量的好办法。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或相对不足,不但要求控制每天的总热量,而且更要控制每餐的热量,三餐的热量需要保持平衡,必要的话还可以三餐之外加餐。这样做的前提是不增加总热量。
误区十三:食物交换算错帐
关于食物交换法的问题。医生指导患者调理饮食时,一般以食物的多少份来衡量进食的多少。食物换份通常在同类食物之间进行,这样能使营养素的供给平衡,否则营养素的配比就要失调。
主食换成肉类,牛奶换成粥等,这种不同类食物的换份是不对的。过多的蛋白质也会加重肾脏的负荷,而过多的饱和脂肪则是冠心病的因素之一;蛋白质摄入不足、碳水化合物太多,又会使血糖控制不利,所以患者要正确运用换份法。
误区十四:不用胰岛素,以后就戒不掉了
总有患者谈胰岛素色变,觉得用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用上以后就再也别想戒掉,实在不知道这种谬论是从何而来。
胰岛素是健康人产生的降低血糖的激素,它是由胰岛β细胞在葡萄糖兴奋下产生的,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了。临床中我们给患者应用胰岛素有两种情况(以下用通俗的表述,仅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
种情况:
某些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 胰岛β细胞持续受损、死亡,待到还剩下一半以下活着的细胞时才表现出血糖轻度升高。如果患者不知情或不重视,剩下的细胞加班加点干活,累坏了,其中又有一部分累死了,一部分罢工了,这时候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患者的血糖可以很高。
这时候我们适当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可以让那些罢工的β细胞得到休息,一段时间后它们可以缓过来继续工作,这就是为什么这类患者应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用量减少,甚至可以停用。而如果我们在上述阶段不能很好得控制患者的血糖,受伤的β细胞较终会死亡,从而加速糖尿病的进程。
第二种情况:
2型糖尿病病程很长的患者或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越来越少,到较后可能都快死绝了,只能完全用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这时候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都无效了。
- 出现5种情况血糖仪需重新校准,下面一起来看看
- 颈椎病影响血糖控制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糖尿病人怎么吃水果好,下面一起来看看
- 糖友进行力量训练要注意6个原则,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糖妈妈怎么饮食热量不超标,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糖友小心陷入无糖产品误区,下面来了解下
- 糖友要小心饮食中隐性的碳水化合物,下面一起来看看
- 跷二郎腿的糖友易惹来糖尿病足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 1糖尿病患者如何防治肾脏损害,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 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能忽视的细节,下面一起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