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一般程度较轻,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一般皮肤呈金色,甚至桔有色,也有的呈暗有色,黄疸遍及全身。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识别宝宝患的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区别1: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在足月宝宝(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早产宝宝(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
病理性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
区别2:黄疸持续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足月宝宝的黄疸会在4-5天达到较高峰,5-7天逐渐消退,不超过2周,早产宝宝的会在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可能延迟到3-4周。
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
区别3:黄疸的严重程度
生理性黄疸:一般程度较轻,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病理性黄疸:一般皮肤呈金色,甚至桔有色,也有的呈暗有色,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也有较明显的黄染。
区别4:黄疸的进展情况
生理性黄疸:一般进展较慢,每日胆红素升较高
病理性黄疸:常在一天内加深许多,每日胆红素上升大于85μmol/L(5mg/dl)。
区别5:黄疸宝宝的情况
生理性黄疸:宝宝精神反应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睡眠佳,精神状态和平时一样,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宝宝可伴有体温不正常、吐奶,或精神差、嗜睡、两眼呆滞、吸奶无力、不吃奶甚至出现、尖声哭叫等,也可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呈白色(白陶土样),尿液呈深有色、茶色甚至酱油色。
温馨提醒广大父母: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并无的界限,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可以向“病理性黄疸”转化,因此不可轻视,应实时观察新生儿的症状,及早发现及早就医治疗。
- 宫颈保卫之战——宫颈癌筛查
- 母乳喂养小课堂,新手妈妈需了解!
- 如何看懂报告单上的HCG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重要性!
- 新生儿护理容易误认的盲区!
- 羊水破了这些错误千万不要犯!
- 脐带绕颈胎儿,如何帮助胎儿“脱困”
- 新生儿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 警惕!孕早期出现的五大现象,一定要当心!
- 怎样应对小儿消化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