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百信医院

免费在线咨询

天津胆囊息肉医院治疗

B超为诊断的方法

像张这样为胆囊息肉、胆结晶纠结不已的患者并不少见。临床上,胆囊息肉一般按照病理表现可以分为:肿瘤肉和非肿瘤肉。


天津胆囊息肉医院治疗


肿瘤肉一般为单发,有恶变的可能;非肿瘤肉多为炎肉或胆肉,呈多发状态,癌变的可能性不大。其中,胆肉是胆囊黏膜胆结晶沉积,约占所有息肉的50%左右,一般带有蒂,容易脱落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或成为胆囊炎的诱发因素。

据普通外科(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介绍,B超仍然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胆囊息肉以及鉴别诊断不同类型胆囊息肉的方法。特别是胆肉的B超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绝大多数可获得正确诊断。

如果B超未能鉴别,可以通过超声内镜、CT或MR等进一步检查来鉴别。如果还不能确诊,只能切除胆囊后进行病理检查才能鉴别。

4类息肉各具特点

随着超声仪器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已经越来越多。那究竟什么才算是胆囊息肉呢?

一般来说,超声报告上提示的胆囊息肉,是胆囊内壁黏膜上隆起样病变的统称,它包括常见的胆息肉、小的胆囊腺瘤;还包括不常见的小的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颗粒细胞瘤、胆囊癌等。

以上这些息肉组织在比较小的时候,超声一般是很难区别开的,所以,不必对胆囊息肉惴惴不安,但也不能置之不理。介绍,不同的息肉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应区别对待。

1.胆样息肉

由于胆代谢的局部紊乱,胆汁内胆含量增高而沉积于胆囊壁上形成。它的超声特点是多发、较小,在1厘米以内,有蒂且蒂细小,高回声,无声影,结节不圆,结节内无血流信号,与囊壁相连,有的息肉会脱落排出胆囊。绝大部分超声报告的胆囊息肉为胆样息肉,多年超声观察不会长大,对人危害性不大,无需过于担心。

2.胆囊腺瘤

分为单纯性胆囊腺瘤和状胆囊腺瘤,前者为良性,后者为恶性,或称癌前病变,绝大部分胆囊腺瘤为单纯性胆囊腺瘤。

这种病在较小的时候(小于1厘米)很难与胆样息肉区别。它的超声特点是单发的多、体积小(平均5.5厘米),结节呈圆形,偶有蒂,不脱落,与囊壁相连,回声较低,无声影,较小的无血流信号。这种腺瘤只要长大就有恶变的可能性,有蒂的不容易恶变,无蒂的容易恶变。小于1厘米的不容易恶变,大于1厘米的容易恶变。


天津胆囊息肉医院治疗


所以,对于单发、较圆、回声低的息肉就应该特别关心,半年内复查1次超声,发现长大及早处理。状胆囊腺瘤多伴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及相应的不适症状,发现这种情况的胆囊息肉无论大小都别耽搁,宜及早手术。

3.胆囊癌

它的分布特点为多在胆囊底部,其次为体部和颈部,无蒂、不圆,多为块形、状形,内部回声低,可探及血流信号等。发现这种报告及早明确诊断后,也应早做手术。

4.其他类型

其他类型的胆囊隆起样病变如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颗粒细胞瘤等临床上很少见,特点是圆形、个大,较小时难以辨别,但定期超声观察会显示结节增大。大于1厘米应该手术。

症状明显宜手术治疗

如果确诊为宜手术的胆囊息肉,就要整个切除胆囊吗?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什么情况下要切除,而什么情况下可以暂不治疗呢?

介绍,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而近些年来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几率会明显提高。因此对于本病,以下情况被视为恶疾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厘米;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

胆囊息肉如有明显症状,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治疗。无症状的患者若有以下情况也应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厘米的单发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或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

患者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复查1次B超。一般的胆囊腺瘤、早期胆囊癌手术都要整个切除胆囊。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