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雅,,糖尿病人的行为改变策略——记第七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
在“第七届糖尿病共同照护论坛”中,台湾糖尿病协会理事、台湾社团法人西园医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新陈代谢科马文雅医师分享了《糖尿病人的行为改变策略》,指出患者并非本性难移,只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改变,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人而不只是病,学习正确地提问,就能改善沟通,通过影响而不是勉强帮助患者持续改变。
马文雅《糖尿病人的行为改变策略》
马文雅医师讲到:行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讲一句话代表行为改变的困难,即把牛从台湾牵到北京还是牛,马牵到北京还是一匹马,所以说行为改变还是很困难的。
行为改变较经典的故事是什么?北风和太阳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北风跟太阳比赛,说谁能让这个女人把衣服给脱下来,谁就赢了,这时候北风就拼命的吹,女人衣服越来越紧,太阳晒一下她自己把衣服给脱了,较后太阳赢了,为什么太阳会赢呢?它提供了什么不同的东西?
因为我们真确关心到这个女人她的需求是什么。
再说到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生活习惯病,被诊断糖尿病之后,需要改变的就是它的生活习惯,这一定会跟他生病之前不同,他很可能成为一个需要打胰岛素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测血糖的人,还可能需要成为一个固定时间要记得吃药的人,可能面临食物的时候不能像以前这样高兴吃就吃,不高兴吃就不吃。他有很多事情都要改变,而改变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习惯的力量很强大。
习惯的力量
我们的行为有44%都是来自于习惯,比如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你习惯走右边还是左边,睡觉的时候是睡床的左边还是右边,你去早餐店点餐的时候,你习惯点的是哪一种等等,很多行为都是习惯使然。为什么需要习惯,因为如果每件事情都需要决定的话,在心理学上会发生一种情况,叫做决策疲劳。
当我们决策疲劳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做出不改变的行为。即当我们要做很多决定的时候,懒得决定了就不要改变,做决定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很多糖尿病病人打胰岛素凭感觉,吃多吃少打一样的量, 吃东西也一样,不管怎么样都吃一样的,让他做改变,他就觉得很困难。
内分泌说穿了就是一个信息沟通,大家可以想想看胰岛素是不是一个荷尔蒙,荷尔蒙是不是拿来沟通的,胰岛素分泌出来,接受器产生出来的效应是不是就是一个沟通,很多时候我们跟病人产生的也是沟通的问题。
我们想沟通顺畅,就是三件事:
:好好问。第二:好好听。第三:好好说。
换个位置
看一下这个。会看到什么?是看到长颈鹿还是大象?假如有一个人说看到长颈鹿,一个说看到大象,那么换个位置可能看到的东西会不一样。
你是对的,所以有一句话很重要: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那这个时候怎么沟通呢?
有的时候我们只看见一个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很喜欢看数据,病人的血糖没有达标,就会觉得你怎么没做好,一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病人自己也很想好,只是可能因为医生比较严格,让病人压力太大,害怕血糖控制不好会被医生骂。
病人来看病的时候就像看成绩单,医生眉头一皱:血糖怎么那么高,病人就觉得很难过,感觉被医生否定了。
后来我就学到改变,病人来了我就问他你好吗?病人说我不知道我好不好,我说问你较近好不好?他就会开始跟我讲他较近的生活。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乎的不一定是血糖好不好,我们更多时候在乎的,是病人到底好不好,病人如果好了,通常血糖跟着好。所以不要太轻信我们看见的东西,因为他不一定是真确的事实,可能换个角度就不一样。
如果你的病人真的信任你,看见你真的很希望他会好,他也会很想好。应该是说他本来就很想好,他有可能不知道你也很希望能够帮他好,当他知道了以后,我们就不站在对立面上,他的行为改变就有可能会产生,经常碰到的情况是一种对立,不管是病人和家属之间,还是病人跟医生之间,常常一种对立,你要听我的,不然你就是不乖不配合,不是一个好病人。或者是很多家属都会说,你帮我说他不听话,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没做到没达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种可能是不知道,我相信如果病人知道没把血糖照顾好,他的脚会烂掉,他肯定会好好控制血糖。
另一种情况是他知道血糖没照顾好会产生可怕的并发症,但是他做不到。
第三种情况是,我知道了,我也做得到,但是我不想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做错了。
习惯的力量很强大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没办法想象,有的时候不想是因为他不敢想,不敢想有血糖降下来的一天,很多病人都是这样,我什么事情都做过了,我不敢想。
我们所建议的行为改变策略非常困难,我们就可以预期,它不会发生,所以环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在做行为改变的时候,同时把环境做改变。比如说一个减肥困难的人,结果她瘦了,问你怎么瘦的?她说因为我家里离便利店比较远。
问对问题是步,一种知识性问题,一种思考性的问题。
所以遇到那种你叫他做运动也不行,干嘛也不要,加药也不愿意,这种病人我只问一句话:你一定很想好对不对?前面说再多的不要,这一句肯定说对,他相信你愿意帮他变好,信任就出现了。
分为四个部分,个提示,桌上出现一个零食,第二个部分引诱,出现了想吃它的念头,第三个回应,根据这个做出回应,吃了,吃完之后我就觉得肚子很满足,这个叫做习惯,下次我桌子上出现零食把它吃了,习惯的养成核心在哪里,在奖赏。
如果想要建立一个习惯,个提示显而易见,很容易发现,第二让习惯是有吸引力的,所以要运动找个帅一点的教练陪你运动,自然比较想去。让这件事情轻而易举,住在健身房楼上,或者你不用出门在家里就可以运动,而且那个奖赏要立刻能够奖赏,你现在很认真的做了半天,当下就觉得我好像进步很多,这个奖赏立即满足这个习惯就可以产生。戒除一个坏习惯,让提示看不见,所以把零食放在店里,然后让这个习惯引诱力下降。
习惯的复利
大家知道 1×1×365 次还是1,1.01×365次是37.7834,0.99×365次就是0.0255 了。
我们运用习惯的复利,一次改变一点点,假以时日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改变,习惯的堆叠加上环境的设计,是比较好的行为改变方式。这个建议要能够执行比较容易,而且跟他原来的习惯连在一起,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到。
马文雅医师总结说,正确的提问有助于沟通,而改变来自于动机,持续的改变需要习惯,我们能够透过环境建构做行为设计。
马文雅医师的演讲用很多故事或寓言告诉了我们如何和病人沟通,使病人相信我们,愿意为改变自己,达到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健康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