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别愁!用对补阳法搭配肾合胶囊,排寒湿还不上火!
谈及三伏天的热门养生方式,晒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为这三伏天的阳光,宛如自然的艾灸,借助天地间充盈的阳气来滋补人体的阳气,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天灸”。
有些人整个夏天坚持晒背,发现大姨妈变得更加顺畅,痛经的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有人每天只需在太阳下漫步片刻,关节炎、颈椎病的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甚至有些小朋友,每天短暂地晒晒太阳,鼻炎、咳嗽、流鼻涕的情况也有所减轻。
但今年,除了晒背之外,还有一个部位值得我们去关注——那就是晒腹部。
一、古籍中记载的“三伏晒脐”
清代医学著作《续名医类案》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医案:一位长期受寒冷疾病困扰的人,在三伏天被一位医者指导,仰躺在屋内阳光充足的地方,用几斤艾叶揉搓遍腹部,不久太阳光就仿佛透进了肚脐,“不久腹中雷鸣般响动,排泄后,口鼻间都充满了浓郁的艾香才停止”。这样坚持晒了一个月,他的病竟奇迹般地好转,晒满120天后,“旧病如洗,身体壮健如同少年时”。这正是孙真人所传的秘诀。太阳被视为真火,艾叶覆盖腹部,在阳光的徐徐照射下,对腹部的滋补效果专业,五六七月是较佳时期。这种结合天灸与艾灸的方法,利用太阳真火和艾叶的双重阳气,深入腹部,三伏天进行这样的日光灸,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虽然这个方法很好,但作起来确实有些难度,不过它提醒了我们,除了晒背,还可以尝试“晒脐”,无论天灸还是艾灸,都能扶助一年的阳气~
二、晒腹,逼出寒湿,温补元阳,调补脾胃
或许有人会问,晒背和晒腹有什么不同呢?中医理论认为:“背为阳,腹为阴”。阳主热,阴主寒。我们的腹部较容易积聚阴邪,包括寒邪和湿邪。现代人长期久坐、熬夜、吹空调、喝冷饮、饮食油腻、年龄增长导致代谢减慢,小腹上积攒的赘肉,难以减掉的将军肚、游泳圈、啤酒肚,使腹部成为了寒邪的重灾区。特别是女性的腹部,更是阴中之阴。如果晒背更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那么晒腹则更聚焦于阴盛体质的人。
阳虚和阴盛有区别吗?虽然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机略有差异。阳虚是因为自身阳气不足,可能导致寒邪过盛,所以治疗核心在于补阳。而阴盛则是因为阴寒内盛导致阳气受损,或是水湿、寒凉伤及阳气,因此需要祛除寒湿,才能不伤阳。二者互为因果,当然也可能同时存在。
那么,晒腹部会带来哪些益处呢?我们的腹部聚合了许多重要的经络。任脉,能调节阴经气血,对月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调节作用。脾胃二经,腹部是中焦脾胃的所在地,脾胃阳气充足则气血运化功能强,阳气不足则湿邪难以排出。肝经,主疏泄情志,肝气不畅也会引起情绪抑郁、结节肿瘤,这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且肝木克脾土,肝气不畅也会影响消化功能,损伤脾胃。肾经,能固本培元,调节五脏六腑的代谢,且小腹靠近下焦,是元气深藏的地方。而三伏天气血浮于体表,各脏腑之气相对薄弱。因此,趁此时机晒足腹部,有三大好处:,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第二,能排出体内的寒邪湿邪;第三,能温补先天的元阳之气。晒腹部的同时,也能顺便晒到我们的腿部,腿部同样有六条经络循行;女性可以多晒晒下腹部、、腹股沟,这些下半身是寒邪瘀浊的重灾区,晒太阳能起到排毒、通气血的作用。不过晒的时候也要注意补充水分,可以喝一些酸梅汤来收敛一下,并且尽量避开阳光烈的时段。对于阳虚体寒的人来说,晒太阳能为身体储蓄一份“小太阳”,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与补药!千万别错过这一年一次的拔出阴寒湿邪、补阳补气血的黄金时期!
三、一个中药专方驱寒祛湿,温补阳气
肾阳为诸阳专业,俗话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因此,名老中医给大家推荐一个补充肾阳的中药处方: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的院内专方制剂——肾合胶囊。
经审批,药监局备案后上市。用于治疗人们肾精亏虚、肾阳亏虚、肾气不足、气血不足等引起的各种症状。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将病证有机结合,实现多靶点、多方位滋补精气血、调节代谢的综合治果。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确切稳定。
肾合胶囊采用了8年以上的纯道地药材,且运用现代化高科技准确提纯,加工成胶囊。由多位名老中医18年临床验证,只为确保患者治病的效果。不伤身体不伤肾,有效解决人们“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的健康问题。
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请扫码二维码咨询中方中医院,或直接联系电话:18510090030。(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