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损耗阳气怎么办?肾合能量,补足流失阳气之选!
艾灸与针灸在作用机理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相互配合,能够发挥出相辅相成的治果。艾灸以其作简便、经济实惠、有效等优点而广受好评。《孟子》中的《离娄篇》曾记载:“如今渴望率先之音,犹如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由此可见,艾灸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盛行,因此可以推断,艾灸治病的起源应追溯至西周之前。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巨大,诸如程序员、护士、网络编辑、记者等众多上班族常常不分昼夜地忙碌,只为维持生计。他们连基本的休息时间都难以保证,更别提去健身房锻炼或进行养生活动了。长期持续的疲劳状态容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学对“疲劳”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论述。在中医古籍中,疲劳被描述为“倦”、“懈怠”、“懈惰”、“四肢不举”、“四肢劳倦”、“四肢不欲动”、“身重”等症状。疲劳实际上是一种涉及多个脏器和系统功能失调的疾病,而五位煴灸法则是一种有效的调理缓解方法。
中医推荐五大穴位
1大椎穴
大椎穴,它是督脉的重要穴位,督脉的经气在此与手足三阳经的经气交汇。
因此,大椎穴具有通调全身阳气的作用。艾灸大椎穴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邪、止痛蠲痹,使气血更加顺畅,从而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效减轻疲劳。
2肾俞穴
肾俞穴,它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腰部。肾俞穴主要能够提升肝肾功能,缓解因久坐不动而引起的阳气不足、无力、疲劳等不适感。
艾灸肾俞穴对于腰疼、肾脏疾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症状都有良好的保健调理效果。
3太溪穴
太溪穴,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也是肾经经气较充足的地方。
艾灸太溪穴能够补充人体肾气、打通肾经、调节身体原动力,使人精神焕发。同时,它还能滋阴补肾,有效缓解疲劳。4太冲穴
太冲穴,它属于足厥阴肝经的腧穴,是肝经经气和肝的精气汇聚之地。艾灸太冲穴是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能够使人心情愉悦。
同时,它还具有缓解压力、保护肝脏、疏通经络、平肝熄风、理气血、平稳情志等功效。5气海穴
气海穴,它是任脉的穴位,位于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古人有云:“气海一穴暖全身”,可见气海穴在保健养生中的重要地位。艾灸气海穴能够补益肾气、温煦下焦,治疗下焦虚寒的症状。对于腰膝酸软、疲劳乏力、易疲倦、气短和自汗等症状,艾灸气海穴都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请扫码二维码咨询中方中医院,或直接联系电话:1851009495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