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

免费在线咨询

气虚不用愁,肾合能量助你掌握养气七诀,恢复活力!

古人有言:“人之存活,依赖于气之凝聚。气聚则生命力旺盛,气充则体健,气衰则体弱,气散则命终。”此言道出了气作为构体并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虽无形无象,却具有抵御疾病、提升身体抵抗力的关键作用。

气虚不用愁,肾合能量助你掌握养气七诀,恢复活力!

今日,便与诸位分享古代医家所传承的涵养“生命之气”的秘诀。

一、如何理解“气”?

在中医理论中,气被视为驱动人体各器官正常运作的动力源泉,它负责维持机体的活力、温暖身体以及防御外界病邪的侵袭。气,宛若人体的“燃料”,驱动着五脏六腑的运转,确保体表温度适宜,并有效抵御细菌的侵扰。中医治病的核心理念,实则在于“调理气机”。

二、如何养好生命之气?

宋代养生名家陈直,在其著作《寿亲养老新书》中,精炼总结出了一套与“气”紧密相连的“养生七要”:其一,少言语以涵养真气;其二,戒以保存精气;其三,饮食淡薄以滋养血气;其四,吞咽津液以滋养脏腑之气;其五,避免嗔怒以护肝之气;其六,饮食美味以养胃之气;其七,减少思虑以养心之气。

1少言语,养真气

古人早有“寡言养生”之说。药王孙思邈指出,多言会消耗气力,言语过多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气血上涌,加速代谢,从而损耗肺气,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疲惫、气短、精神不振,中医称之为“耗气伤神”。因此,寡言养生意味着避免无谓的气力消耗,日常生活中应适度言谈,使气得以蓄积,而非无谓耗散。

2戒,养精气

《黄帝内经》有云:“精乃身之本。”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及生殖紧密相关,因此,保护精气、养护肾脏是强健体魄的关键。肾藏精,房事过度会泄漏精气,损伤肾精,进而波及其他脏腑,危害健康。故而,节制、养护精气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戒除之欲,有助于养肾固精。

3薄滋味,养血气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消化功能逐渐减弱,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蔬果,少食肥甘厚腻、辛辣油腻之物。清淡饮食意味着选择低盐、低脂、低糖、低胆的食物,通过“薄滋味”来调和血气。

4咽津液,养脏气

古代养生家视唾液为金津玉液,能滋润、滋养五脏六腑。大家可尝试“吞津法”:用舌轻舔唇、齿、上颚或在口腔内搅动,待唾液增多后,鼓漱吸吮,再缓缓咽下。

5莫嗔怒,养肝气

中医认为“怒伤肝”,频繁发怒会使肝气上逆,血液随之上升,导致肝郁不畅,情绪与“肝火”息息相关,不好情绪会损害肝脏,而肝脏受损又会加剧情绪失衡,此即中医所言“怒则伤肝”。要保持肝气顺畅、疏泄正常,就需“克制嗔怒”,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以宽容、平和的心态面对周遭人事。

6美饮食,养胃气

胃气泛指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脾胃功能强健,吸收充分,则能为全身脏腑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津液,促进人体生长,增强生命力。养胃气的关键在于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进餐要规律,按时按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如此方能养胃气。

7少思虑,养心气

中医认为,心主宰人的精神活动。现代医学也证实,心情与健康密切相关,许多疾病源于忧愁、愤怒、压抑等情绪。凡事不宜过度思虑,避免钻牛角尖,放松心情,减少心气的消耗,即可滋养心气。

三、气虚人群,还可试试这五个动作

此外,再向大家推荐五种适合气虚体质人群在家进行的脏腑功能锻炼方法。

1抛空

端坐,左臂自然弯曲,掌心向下置于大腿;右臂同样弯曲,掌心向上,模拟抛物动作3-5次,换左手重复。全部动作为一组,每日练习5组。

2荡腿

选择高椅,高度以端坐时双脚自然下垂且脚尖不触地为宜。双脚悬空,前后摆动10-15次,逐渐增大摆动幅度,每日练习3-5次。摆腿前,可在座位上小幅缓慢转动身体3次,以增强益肾强腰效果。

3摩腰

坐于舒服椅子上,适当松开上衣及腰带。两手掌心相对,快速摩擦至微热后,置于后腰处快速上下摩擦。手掌变凉后,再次搓热继续,直至腰部发热。每日3-5次为宜。

4默念

两脚并拢站立,两臂从体侧提起,与腰部摩擦3次后缓慢转至体前呈抱球状。随后身体微蹲,两臂随之下落至膝盖上部,下蹲时呼气并默念“吹”字。呼气至膝盖不超过脚尖时,慢慢吸气站起,两臂自然下垂。连续6-10次为一组,每日3组。

5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处。取穴时,将同侧手掌心置于膝盖处,手掌自然下垂,无名指指尖处即为足三里穴。推拿时可用拇指点按或揉按足三里,每侧30秒,左右交替重复3-5次。推拿力度以按压后拇指指甲变白为度。

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请扫码二维码咨询中方中医院,或直接联系电话:18510094953(微信同号)。

气虚不用愁,肾合能量助你掌握养气七诀,恢复活力!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