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

免费在线咨询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本 期 导 读


冬至后,阴阳交替,一定要做好这两件小事!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制订的一个节气,起源于周朝,正式成为一个节日是在汉代。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时间约在农历十一月中旬(公历12月22日、23日左右)。

「(冬至)有三义:一者阴很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南朝梁人崔灵恩《三礼义宗》

「阴很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恪遵宪度抄本》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交替转折之际,这天白昼较短,黑夜较长,是一年中阳气较弱之时,故又有「长至日」之称。

冬至,是一年初始的地方,也是身体重新发牌的时刻。「一阳初生」,「阴气盛很而衰」。冬至是一年中关键的阴阳交接时刻。

冬至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新生,是大吉,是希望的开始。

世间万物,都可以借冬至后这一段造化旋转之力,复原中气。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古语有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是从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以此类推。一般「三九」是一年中较冷的时段,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数九后寒气更盛且气温变化大,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此时更应注意保暖,养护阳气,以防寒气直中人体而引起不适。

冬至要特别注意养护阳气之根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冬季气温低,变化大,以寒为主,寒性主收引,凝滞,易伤阳气,致使经脉瘀阻,引起人体不适,所以此时应注意养护体内阳气。

阳气为生命之根,阳强则寿。阳气有「若天与日」的重要作用。它贯穿人体生命的全过程。人之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等过程与状态都赖以阳气的带领作用。

阳气在人体里主要发挥温养、防御卫外、气化等功能。阳气保持温暖的特性,才能产生温通、温化的作用,从而保证人体活动的正常运转。

「腰者,肾之府。」

——《素问·脉要精微论》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素问·六节脏象论》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中医讲,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其中肾主冬。冬季气候寒冷,若素体阳虚,或久病阳虚,多在阴盛之冬季发病。中医学认为,肾含真阴真阳,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养,肾阳是活动的基本动力。

天气越冷,越是应该护养身体阳气,增强抵抗力。所以我们应该从「腰」开始,护养五脏之阳,保证人体阳气。

这些局部寒痛也不可掉以轻心


寒为阴邪,易伤及阳气。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邪过盛,人体阳气不足,则反为其所伤,失其温煦之功。且寒性凝滞,寒邪若侵入人体,易使气血津液凝结、运行不畅、经脉收缩拘急、阻滞不通,不通则痛。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素问·痹论》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亦从北方来。」
——《黄帝内经》
正如文中所说,寒邪入体,致人痛,而艾灸的基本原理是以温促通,尤适用于此。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本草纲目》
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
——《医学入门》
由此可见,艾灸在古时期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穴位贴敷或艾灸建议:

脾胃虚寒,容易出现胃痛、腹痛等消化系统问题:

足三里: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位于犊鼻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主要用于消化系统问题、虚劳羸弱、咳嗽气喘、心悸气短等虚劳问题;膝痛、水肿等下肢关节问题。

「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为长寿之灸」。
——唐《外台秘要》
「主中风中湿,诸虚耳聋,上牙疼,痹风,水肿,心腹鼓胀,噎嗝哮喘,寒湿脚气。上、中、下部疾,无所不治。」
——《针灸大成·治病要穴》上述医书中都有提及足三里的作用。

肾腰虚寒,易出现腰痛、腰膝酸软、浮肿等问题: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第二腰椎棘突下间凹陷处。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针灸穴名解》释命门穴与肾经相通,穴归属于督脉而横通足少阴之门户,为「元阳聚积之处」,沟通两肾之阴阳水火,补养机体先天之精气。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肾俞二穴,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又治中风失音,手足不遂,大风癞疾。」

——《扁鹊心书》

「治肾风虚寒方,灸肾俞百壮

——《备急千金要方·肾脏方》

肩颈受寒经络瘀堵、气血不畅时,易出现疼痛:

大椎穴:为督脉的重要穴位之一。在后背正中线上,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素问·气府论》中首载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的阳热之气汇入之处。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于此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调节阳经气血,故为「阳脉之海」,而大椎穴为「阳脉的入海口」。

艾灸大椎穴可以疏通督脉及六阳经,特别是手三阳经痹阻之气血,颈项强痛、上肢麻木疼痛等都可试试。

女性受寒宫寒时,易出现痛经等各种问题: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足三阴经与任脉相连,而三阴交可以经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加上三阴交经足少阴肾经又与冲、督二脉相通,因此三阴交较终通过经络同任冲督三脉、胞宫、小腹相连。

关元穴:即所谓丹田,位于脐下三寸。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积冷虚乏,脐下绞痛,冷气结块,寒入腹痛,月经不通,灸关元」。

——《针灸大成》

「脐下结血,妇人带下,小腹痛,积冷虚乏病」。

——《太平圣惠方》

艾灸作繁琐,有的人可能不愿意花费心思,或由于忙碌无法抽出时间来灸一灸,如果没时间、没精力,那么推荐大家选择这个中药专方:

肾合胶囊:阳从阴生,阴中求阳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的院内专方制剂——肾合胶囊


经审批,药监局备案后上市,用于治疗**肾精亏虚、肾阳亏虚、肾气不足、气血不足等引起的各种症状。

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将病证有机结合,实现多靶点、多方位滋补精气血、调节代谢的综合治果。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确切稳定。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其的主要组成由:
淫羊藿、杜仲、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山药、人参、覆盆子、益智仁、肉桂、车前子。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这个专方很独特

不少症状甚至用半个月,就会有很明显的改善


肾合胶囊采用了8年以上的纯道地药材,且运用现代化高科技准确提纯,加工成胶囊。由多位名老中医18年临床验证,只为确保患者治病的效果。不伤身体不伤肾,有效解决**“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的健康问题。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三大功效:

1、补阳益阴,阴阳双补,固精强肾。针对阳痿、早泄、前列腺炎、遗精、尿频、尿不尽、尿等待;畏寒怕冷、失眠多梦、月经不调;腰痛、耳鸣、脱发等有效。

2、补肾精、肾气,疏理淤堵,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通过多系统、多部位作用于全身,温补、循序渐进唤醒性功能。

3、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肾气不足。有补火助阳、散寒驱湿、活血通经的作用。数味中药合用引火归元,直入肾经,温补肾阳,使阴阳平衡,从根源处解决病症。

中方中医院微信咨询:zfyy0030(18510090030)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长按下图二维码,微信咨询医生,添加中医主任,给到治疗方案。
冬至过后,做好这两件温阳小事!暖煦全身,充足肾气,迈过身体的大坎
冬至一阳生,是坎也是机,利用好这个时机好好养生,就能抓住「一阳生」的大好时机,焕发新生机。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