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中方中医医院

免费在线咨询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今年是“火运不及”的一年,寒邪当道,阳气被压制,所以整体气候偏冷,上半年当热不热。

天气异常多变,阳气也更容易被消耗掉。

中医认为:“非时之气,必有疫。”

确实如此,1月新冠,2月诺如,3月甲流,4月至今咽喉炎、二阳...病邪反复攻击,反复中招,反复抗击寒湿病邪,都是在大大消耗我们的阳气,本就是阳气较弱的一年,同时还在大耗阳气...

像前段时间出现大范围的“咽喉炎”,在中医中,咽喉是肺胃两脏腑的门户,饮食和呼吸都需要气机来完成。肺司呼吸,由肺气带领;胃主受纳水谷,由胃气带领,这些都是阳气的体现。本质上还是阳气不足所导致。

还有从4月下旬开始,保持上升趋势的“二阳”人数。

“寒湿疫病”较耗阳气,前段时间身边陆续有3、4位同事二阳了。

补阳扶阳气迫在眉睫,它生于脾、根于肾、萌芽于肝,与脏腑经络息息相关。

特别是抵抗力差,体质弱的孩子、老人,都属于阳气不足的人群,要格外注意啦。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自身的阳气足不足,又该如何调整养护呢?

中医有句名言“阳气不到就是病”,阳气是人身上的调理良药。只要我们阳气充足了,气血充足了,经络通畅了,就不会生病。

阳虚的人在这个时段非常难捱,所以要养足阳气,补足气血才能平稳及安然度夏。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2023五运六气:火运不及

是阳气不足的一年


1、天地四时的变化,对身体调养大有裨益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的思想,天上有其象,地上必有其应,所以会通过观测天空中天体的运动现象来预测地上可能发生的事情,人体的生长变化也和这种运动变化息息相关,古人也会根据这种天体运动所带来的自然环境变化预测来调整自己的养生行为。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此寿命之本也。」人体的九窍、五藏、四肢、十二关节等,由表及里无不与天地自然相通应。

而人的生长壮老也不能脱离天地自然而存在,《灵枢·刺节真邪》中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

因而提前了解一些天地四时的变化对于身体的调养都有裨益。其中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对人体有着直接影响力。

2、2023火运不及,是阳气不足的一年

2023年属于同岁会年,同岁会是指岁运不及之年的五行属性,与客气的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而得名。

结合五运六气推演就是本年不及的中运与在全之气少阴君火相合而同化的年份,每逢同岁会年的时候气候变化较大。

结合近几年的全球气候变迁的发展趋势,今年在自然气候上也并不平静。

癸卯年,同岁会年整体的五运六气特点:「戊癸化火」,所以大运是火运;而「癸」又为阴干,故今年整体属于火运不及。

通俗地讲就是:今年一整年的火气相对不足,气候相对寒凉,是阳气不足的一年

这里大家应该有所体会,尤其南方的朋友,将近4月份气候还是属于相对凉爽的时间,并没有往年一到4月就开始开空调的急促感,整体观上半年都是气候温度相对寒凉的。

但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需要整体观察,如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

怎么样去理解呢?

结合五运六气表格,上半年,阳明燥金司天;下半年,少阴君火在泉,中见少徵微火,大概就是《六元正纪》称之为伏明之纪,单从气运上看,似乎是个还不错的气象年景,然而主管上半年的是阳明燥金司天,火运不及不能克金,所以上半年金气偏胜,气候偏凉,就会出现夏季当热不热的情况。

此外《六元正纪》云:「寒化雨化胜复同」,意思是夏季还会出现气温骤降的暴寒变化。又由于胜复原因,寒气偏胜时,雨化的湿气又必然来复,因此有时又可能出现:即使夏季气温已经明显较往常升高了,又时不时突然降个温,还夹杂着湿热的特殊气候变化。

整体上半年是【夏行秋令】的气候特点,夏天的生长之气弱,植物长势一般

主管下半年的为少阴君火在泉,也就是说,今年冬天不冷,雨水湿气反而流行。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现阶段正处「三之气」

更需强壮阳气


癸卯年三之气从小满节气开始,至大暑节气结束,即是2023年5月21日—2023年7月23日,一共60天。

夏至节气已经到了,当前阶段处于三之气。《六元正纪》描述:「三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很而泽,民病寒热。」

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而且此时是阳明燥金司天,双金对火,阳明燥金,金气的燥裂和火气的爆燥,在这一时间会交相上演,相当于是夏行秋令

另外,燥到很点会化为润泽,当金气旺到很点就会化为润泽(雨水),今年夏天雨水尤其雷暴雨不会少。

民病寒热,就是指出身体会在暑热,湿气之中煎熬,尤其在进入三伏天之后,暑热越重,湿热之交杂越重,较容易出现寒包火(内热外寒证),如感冒伤风,咽喉疼痛,头晕,口舌生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头痛,牙痛,咳嗽,皮肤病等

我们知道湿性缠绵,任何疾病与湿气交合都会变病程延长,在这个三之气阶段,尤其是三伏来临之前的阶段,更是需要体内强壮的阳气及充足的气血来抵抗这一暑热、湿气煎熬的改变,防止或是减少病于寒热的痛苦,缩短被湿气缠绵的病程。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伏夏前,做好这三件事

补足阳气,养好气血


1、晒背,温通督脉一身之阳

夏季激活身体阳气的耳熟能详方法就是晒背了。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天没必要一味躲避太阳,太阳为真火,温通百脉。」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被称为「阳经之海」,能统摄一身之阳,好比人体的阳气「发电厂」,所以晒背,就是养阳的捷径

但是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情况,并不是说正午烈日下暴晒,而是适当地有选择地晒。

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早上8点前的太阳,很多地方已经相对日出悬高了,现在大家多数都是996为生活奋斗,更多的是下班之后才有空,可以选择在四五点之后晒一下,公司休息区的阳台啊,或者楼下的树荫,对于小婴儿也是可以选择这个时间段,在小区里面走一走,晒晒背。

另外大家晒背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次贪多晒很久。而且尽量不晒头,头为元神之府,晒多了会昏沉、中暑。晒背时一定要遮住头。晒前、晒中、晒后,不能喝冷饮,防止寒气直中,引发疾病。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2、饮食,宜省酸增苦,护阳气

饮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开的一步,食疗食养是基本的,要做好入夏前的准备,激发气血充足阳气,在饮食上也可以相应调整。

入伏前还会下大雨,随着夏至的到来,标志仲夏已至。此时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和温度明显升高。宜减酸增苦,调理脾胃气,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祛暑生津、益气健脾的饮食。

《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

元代医家朱丹溪的《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

这个季节可多食苦瓜、节瓜、青瓜、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西红柿、木耳、西瓜、木瓜、椰子、香瓜、山药、土茯苓、白术等蔬品,对于桂圆、荔枝、榴莲等湿热制品则建议以尝鲜为主,浅尝辄止,不可过食。

3、兴奋“阳气窝”,让气血大增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①气海穴

气海穴,只看名字就知道了,它是气的海洋,气海穴又称丹田,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从肚脐向下一寸半的地方。

气海穴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常推拿气海穴能够强壮体质,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以及抵抗力,减少患病的可能。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②涌泉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较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我们经常按揉这个穴位能兴奋气血的流通,气血通畅了,阳气自然就来了。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③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掌的正中间,按压的时候,左右手交叉,一手大拇指弯曲,顶揉劳宫穴,每次顶按3分钟,换另外一只手,每天做一次。

没事做的时候,还可以经常拍一下手,也有能兴奋劳宫穴。除此按揉拍打之外,在正中午,天地阳气较旺盛的时候,可以晒一下劳宫穴,能帮助补充阳气。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④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古人称其为“长寿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长寿穴古医书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拍揉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对于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也有很好防治作用。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⑤后溪穴

后溪较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后溪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我们经常按揉后溪穴还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的影响,但要坚持!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⑥很泉穴

很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调节心律,治疗两肋疼痛;可以探测心血管疾患,预防心血管早期疾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很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我们经常弹拨很泉穴不仅可以去心脏的郁火毒肿,还可促进气血流通、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⑦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

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我们经常按揉承山穴能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⑧血海穴

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顾名思义,血海和人体的血液有关系,这个穴位其实就是血液汇聚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脾经之血的聚合之处,正如江河百川,终归大海。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经常推拿血海穴可以补血养肝、滋润皮肤、瘦腿、治疗雀斑、月经不调、痛经、贫血、腹痛等。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更好的养护我们的阳气。

01、早入睡,补充阳气——《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因此,我们应该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

02、穿衣饮食“暖”,不伤阳——在生活中,我们要改变一些伤阳气的生活习惯,穿衣要暖,平常多喝热水,特别是手脚冰冷、有宫寒现象的人,平常可多喝红糖姜茶,祛湿驱寒。

阳气不足——中药专方驱寒补阳,身暖气强

人体生病的根本:肾精=肾气=肾阳=温度=湿寒=病症(虚—寒—湿—凝—淤—堵—瘤—癌);解决病症的秘密:肾气(阳)足,百病除!这才是治本

给大家推荐温补肾阳的院内专方制剂——中成药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


补阳圣药·肾合胶囊:肾藏精、肝藏血,用大量人参助山茱、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生精生血,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提高肾阳,提高温度,祛寒祛湿,恢复健康。

肾合胶囊是直属于中药局管理的——北京崇文中方中医院,经过18年患者临床验证,研制出的院内“专方制剂”中成药。肾合胶囊采用8年以上的仿生态道地野生药材,运用现代化高科技准确提纯,加工成胶囊。肾合胶囊经审批,药监局备案后上市,18年临床验证只为确保患者治病的效果,确切、稳定有保障、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不伤身体不伤肾,有效解决**“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的健康问题。实现了“三高”:高规格、高标准、有效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三大功效:

1、补肾气,疏理淤堵,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通过多靶点、多系统、多部位作用于全身,温补、循序渐进激发,唤醒性功能。

2、补阳益阴,阴阳双补,固精缩尿。针对阳痿、早泄、前列腺炎、遗精、滑精、尿频、尿不尽、尿等待;畏寒怕冷、月经不调等肾气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以及肾气不足引起的肾虚腰痛、肾虚耳鸣、肾虚脱发,失眠多梦等有很好的效果。

3、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肾气不足。有补火助阳、散寒驱湿、活血通经的作用,适用于肾气不足导致的各种症状。数位中药合用引火归元,直入肾经,温补肾阳,使阴阳平衡,从根源处解决病症。

中方中医院微信咨询:zfyy1057

免费私密咨询中医医生:

阳痿 | 早泄 | 前列腺炎 | 前列腺增生 | 前列腺钙化 | 时间短 | 尿频 | 尿不尽 | 尿等待 | 夜尿多 | 尿不出 | 勃起不坚 | 中途疲软 | 晨勃少 | 过度 | 四肢无力 | 耳鸣 | 脱发 | 鼻炎 | 失眠 | 怕冷 | 糖尿病 | 胃病 | 大便溏稀 | 四肢无力 | 腰酸背痛 | 肾虚 |

长按下图二维码,微信咨询助理,添加医生主任,给到治疗方案。

阳气大耗的一年!一定要做好这些事:养足阳气、纠正体质、充盈气血!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