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状态,又称易栓症,是由于持续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虽然血栓前状态不一定会导致血栓的形成,但是在一定条件或诱因下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严重时造成孕产妇死亡。目前认为血栓前状态可能选择性影响子宫胎盘循环,导致胎盘发生微血栓,形成胎盘纤维沉着、胎盘梗死灶,引起胚胎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或流产。对于存在血栓前状态的患者,若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超过80%)和其他凝血指标异常,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抗凝,对于D-二聚体升高和β2糖蛋白抗体阳性可以考虑单独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联合阿司匹林用药来处理,但是需要根据情况调整用药,D-二聚体降至正常后再注射1~2周肝素,复查D-二聚体正常可以停药。对于用药后孕妇指标未恢复正常的患者,其中低分子肝素需坚持用药到终止妊娠前24小时。考虑到阿司匹林目前对胚胎的安全性尚未见定论,因此,建议达到治疗效果时可以最小剂量用药,且上述药物在用药期间需监测孕妇的过敏反应、出血情况、血小板计数及是否发生骨质疏松等。此外,对于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也可以通过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改善抗凝效果。
其次,很多的人群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来自格拉斯哥Glasgow超过12000人的长期研究发现,在包括各种重要的种族、社会和经济因素中,母亲的智商是预测孩子智商的最佳指标。当然,不能就这么简单地说父亲的遗传物质不重要,父亲的遗传物质不影响智力。研究发现,父母双方对于孩子大脑的发育都有贡献,只不过是分工不同。母亲的遗传物质支持大脑皮质的发育,这一部分大脑是负责比较高级的认知功能,例如语言、记忆、绘画、思想和智力;来自父亲的遗传物质负责大脑边缘系统的发育,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呼吸、消化、情绪、饥饿和性反应等人类的生理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