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锻炼五原则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除选择较小负荷的项目以外,还应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同时还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老年人锻炼的五项指导原则:
一、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
如游泳、慢跑、散步、骑车等。专家们认为,鉴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的“第一杀手”,老年人有意识地锻炼心血管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保证心血管确实得到有效锻炼,专家们建议有条件的老年人每周都应从事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不同类型运动,强度从温和至稍稍剧烈,这也就是说,增加40%~85%的心跳频率。当然,年龄较大或体能较差的老人每次20~30分钟亦可,锻炼的效果就差一些。
二、重视重量训练。
以前的观点是老年人并不适宜从事重量训练,其实适度的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丧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当然,老年人应选择轻量、安全的重量训练,如举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带等,而且每次不宜时间过长,以免导致可能的受伤。力量训练包括静力训练,例如金鸡独立、高位马步静蹲等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力量练习。
三、注意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
适度的运动对老年人很重要。但没有哪一项单一的运动项目能把体能全部内容都 练习到。体能运动的“平衡”应包括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韧带的伸展练习、动力和静力的力量训练等多种方面的运动。搭配内容则视个人状况如年龄、疾病、原有的身体素质水平等等因素。
四、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也应参与运动。
传统的观念是高龄老人(一般指80岁以上)和体质衰弱者参加运动往往弊多利少,但新的健身观点却提倡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同样应尽可能多地参与锻炼,因为对他们来说,久坐(或久卧)不动即意味着加速老化。当然,他们应尽量选择那些安全度高、副作用较小的运动,如以慢走替代跑步,游泳替代健身操等。
五、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
锻炼须持之以恒,这对老年健身者来说,也许比年轻人更为重要。但遗憾的是,由于体质较弱、体能较差、意志力减弱或伤痛困扰,不少老年人在锻炼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情绪(如急躁、怕出洋相、因达不到预定目标而沮丧等),由此使锻炼不能起到预定的健身效果,或使老年健身者半途而废。鉴于此,健身指导者给老人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时,还须同时关注他们可能出现的情绪,促其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
[[编辑推荐:沙发也能健身]]
- 2010-05-30老人健身四法延年益寿
- 2010-05-29老人睡前运动更健康
- 2010-05-29老年人健身新法:气排球运动
- 2010-05-29老年健身原则有五
- 2010-05-29老年人健身要循序渐进
- 2010-05-29老年人常运动能保持骨骼年轻
- 2010-05-29多走路 老人大脑更灵活
- 2010-05-29更年期女性的健身原则
- 2010-05-29夏季老人健身要多注意!
- 2010-05-22孕期运动要注意安全
- 2010-05-14老年人健身注意问题
- 2010-05-14老年健身跑注意方法
- 2010-05-14老人们健身“倒着走”
- 2010-05-14老年人健身要注意调节睡眠
- 2010-05-14老年人晨练前需补水
- 2010-05-14老年人晨练前应喝水
- 2010-05-14老年人健身要注意旧伤复发
- 2010-05-14健身也无需开跑→步行健身
- 2010-05-14老年人健身新法:气排球运动
- 2010-05-14老年人运动多彩多样
- 2010-05-14老人健身方法需因人而异
- 2010-05-14老人放风筝是比较好的养生
- 2010-05-14老年人温和运动更健康
- 2010-05-14中老年人锻炼身体柔韧性
- 2010-05-14老年人也赶“时髦”去K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