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病理概述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严重,有剧烈吐泻、脱水、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不及时常易死亡,属甲类传染病。过去将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称为霍乱,由爱尔托生物型(EI Tor biotype)所致者称副霍乱。鉴于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在形态和血清学方面几乎一样,两种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因此,分别命名为霍乱和副霍乱并无必要,而统称为霍乱。世界第五、六次大流行与古典生物型有关,第七次则由印尼地方流行的爱尔托生物型所致,延续至今未止。而1992年于印度及孟加拉等地流行的霍乱,已证实是新血清型所致,该菌定名为0139。现已波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尼泊尔、我国香港及欧美等地,似有形成第八次流行之势。
【流行病学】
病人与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典型病人的吐泻物含菌量甚多,每ml粪便可含107~109弧菌,这对疾病传播起重要作用。轻型病人易被忽略,健康带菌者不易检出,两者皆为危险传染源。潜伏期带菌者尚无吐泻,恢复期带菌者排菌时间一般不长,两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居次要地位。海洋甲壳类生物表面可粘附爱尔托弧菌,后者分泌甲壳酶,分解甲壳作为营养而长期存活。当进食污染海产品后可形成霍乱流行。实验观察,爱尔托弧菌为人工饲养的泥鳅、鳝鱼吞食后,可在后者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入水中;因此泥鳅、鳝鱼可成为弧菌的保存宿主,散播病原菌,造成霍乱流行。
本病主要借水传播,污染的食品和手以及苍蝇等,对传播疾病也起一定作用。
**老幼均对本病易感。在新感染区,比儿童易受感染;在地方流行区,儿童发病率较为高,后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随着对霍乱弧菌抗体滴度的升高而增加。病后丙次发生严重感染者少见。实验感染霍乱弧菌的,对第二次感染的具高度抵抗力,其时间至少可维持3年。古典霍乱弧菌初次感染的免疫力能(100%保护力)较埃尔托弧菌者(90%保护力)为强。霍乱患者虽然对新感染的保护免疫可达数年,但对霍乱毒素和细菌的肠抗体仅维持一致数月。
- 2008-11-03海南大学霍乱商铺关门歇业
- 2008-11-03海南大学现7例霍乱病例
- 2008-11-03海南发生霍乱 疫情获控制
- 2008-11-03海南发生霍乱疫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008-11-03霍乱有哪些症状
- 2008-11-03霍乱症状和诊断
- 2008-11-03什么是霍乱
- 2008-11-03霍乱病的相关知识
- 2008-11-03夏秋季节应警惕霍乱病
- 2008-11-03霍乱病的预防
- 2008-11-03如何正确预防霍乱病
- 2008-11-03海南霍乱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 2008-11-03海南儋州累计诊断霍乱病30例
- 2008-11-03禽霍乱病
- 2008-11-03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 2008-11-03海南霍乱警示:重视饮食卫生和腹泻
- 2008-11-03海南霍乱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 2008-11-03海南霍乱疫情的原因及范围
- 2008-11-03海南霍乱疫情不会扩散
- 2008-11-03海南霍乱疫情源于村民聚餐
- 2008-11-03海南霍乱疫情目前确诊51例
- 2008-11-03海南暴发霍乱确诊22例
- 2008-11-03海南霍乱疫情确诊22例 1疑似病例死亡
- 2008-11-03海南霍乱疫情由洪灾等3种原因导致
- 2008-11-03专家指出海南霍乱疫情可能与洪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