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22年,现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挂牌“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201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被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省卫健系统“四有”工程试点单位和“党建文化培训基地”等,建立全省首批、粤东首个互联网医院。
医院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实际开放病床2101张,在职员工3504名,规模和业务量居粤东前列。2019年门急诊量157.22万人次,出院人数9.16万人次,手术量4.19万人次。
1922年10月,日籍医生在汕头创立“宏济医院”,院址位于市区崎碌联和里西巷。
1925年,宏济医院经扩张后易名为“财团法人试管机构会汕头医院”,简称“汕头试管机构医院”,院址位于汕头市外马路124号(后为142号,今为169、171号)。
1937年7月,因中日关系紧张,汕头试管机构医院停办。
1939年6月,日军攻陷汕头,同年9月医院复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1月7日,汕头试管机构医院被民国汕头市政府接收,改名为“汕头市仁慈试管机构医院”,由民国汕头市政府卫生局主管,属政府辅助之半公立性质。
1948年7月1日,广东省卫生处缴款承购汕头试管机构医院。7月8日,医院改名为“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汕头分院”,隶属民国广东省政府卫生处,为公立医院。
1949年12月8日,广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卫生部接收医院,更名为“广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军医院”,隶属第一军分区。
1950年5月,医院奉令改回“广东省立第一医院”,隶属省(专署)。
1951年2月(一说5月),医院更名为“潮汕区中心卫生院”,由潮汕专员公署卫生科主管。
1951年2月,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护士助产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第五医士学校”,第一期招收学生50名。
1953年3月,医院更名为“粤东第一人民医院”。
1956年3月,医院更名为“汕头专区人民医院”。
1971年1月,医院改名为“汕头地区人民医院”。
1983年8月26日,因地市合并和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医院改名为“汕头市中心医院”,升格为一级局建制,由市卫生局主管。
1993年11月10日,医院成立“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办公室”。12月16日至年底,组织了本院创“三甲”首次自查自评。
医院开放床位1800张,拥有美国GE(通用)公司DiscoveryElite型PET-CT、德国西门子炫速双源CT、美国GE64排螺旋扫描CT、德国西门子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德国西门子全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日本岛津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美国瓦里安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德国西门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SPECT)、荷兰飞利浦彩色心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四维)、德国STORZ一体化手术室、美国GE正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PET-CT等医疗设备。
医院是“国家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中山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汕头市工伤康复中心”,是粤东地区医疗救治中心和医学科研教学基地。
医院设有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内科综合病区、重症医学科、感染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整形烧伤科和手外科、骨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口腔科、皮肤性病科、核医学科、内镜中心、检验科、医学超声科等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
一、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心血管病专科。
二、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心胸外科、肿瘤科、骨科、妇科、眼科、血液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
三、广东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感染科。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周六、日照常。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周六、日照常。
全天24小时应诊。
1、乘坐1、9、10、12、33、36、37、53路公交车,到中心医院站下车即到。
2、乘坐2、3路公交车,到春梅里站下车即到。
3、乘坐13、14、18、20路公交车,到大华路南站下车即到。
4、乘坐23路公交车,到汕头宾馆站下车即到。
一、初次就诊的病人先到办卡处凭本人身份证办理健康卡。
二、急诊病人直接到急诊科办卡就诊。
三、复诊病人直接持健康卡及病例到相应科室就诊。
四、预约需提前三天。
三甲
中国广东东莞主山社区振兴路99号
三甲
中国广东广州白云区广州大道北1838号
三甲
中国广东广州番禺区兴南大道521号
三甲
中国广东茂名为民路101号
三甲
中国广东清远清城区新城银泉路B24号区
三甲
中国广东武江区惠民南路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