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位于上海市徐汇枫林路180号,始建于1937年,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8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急救、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中山医院在松江天马山境内和延安西路1474号设有分部,青浦区中心医院因委托中山医院管理而成为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院本部现有员工2500多人,正副教授或者正副主任医师36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医师700多人,护士近900多人,医技人员480多人。
1936年,中山医院始建,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
1937年4月1日,医院正式开业。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中山医院原址先后改为“第六救护医院”和“国际第一医院”。
1946年11月,正式恢复“上海中山医院”。
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卫生处派员接管中山医院。
1950年4月1日,中山医院被宣布结束军管,交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直接管辖。
1952年4月,医院更名为上海医学院外科学院。
1955年3月,医院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956年8月,医院恢复原名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
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定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医院随之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992年10月,医院被评定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2001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办学,组建为新的复旦大学,医院随之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院编制床位2005张,配有螺旋断层自适应放疗系统(Tomo)、PET-CT、320排640层超速螺旋CT、全数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机(DSA)、直线加速器、3.0T磁共振断层扫描仪、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DR)、重症监护系统等医疗设施。
近年来,医院获得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及重大专项课题68项,教育部创新团队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0余项,各类省部级人才培养计划218项。
2017年,医院共发表SCI论文602篇,总计影响因子3398.0097分。
医院是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复旦大学教学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成员、国家级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示范基地;设有博士点18个,硕士点21个,复旦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批准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5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8个。
医院设有肝肿瘤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肾内科、血液科、肿瘤内科、神经外科、肝肿瘤外科、心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骨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科、整形外科、皮肤科、急诊科、心理医学科、全科医学科、临床试验中心、内窥镜中心、超声科、康复医学科、核医学科、麻醉科、放射治疗科、高压氧治疗室、病理科、检验科、药剂科、心脏超声诊断科、介入治疗科、输血科、放射诊断科、营养科、风湿免疫科、胰腺肿瘤外科、感染管理科、心电图室、重症医学科、感染病科等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
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脏外科、心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科、普外科。
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肿瘤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消化科、检验科、麻醉科、胸外科、临床护理、中医脑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器官移植科、急诊医学科。
三、国家重点学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普外科、心脏外科、肝外科、心内科、肝肿瘤内科、泌尿外科、骨科、中西医结合科、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心超科、介入科。
四、上海市重点学科:呼吸科、普外科、心脏外科、心内科、肝外科、介入科、放射诊断科。
五、复旦大学重点学科:肝外科、放射诊断科。
上午7:15-12:00;下午12:00-16:30。周六照常。
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00。周六照常。
全天24小时应诊。
一、公交路线
乘坐42路、43路、45路、49路、50路、72路、89路、104路、128路、171路、205路、218路、303路、326路、572路、712路、733路、806路、820路、864路、931路、932路、957路、984路、985路公交车及隧道一线、隧道二线、徐闵线、徐川线、沪松线、南佘线,在医院下车附近站即到。
二、地铁路线
市内乘坐地铁1号线4号线、7号线、9号线,在医院下车附近站即到。
三甲
中国上海长宁区淮海西路338号
三丙
中国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富特西一路477号四层A58
三甲
中国上海浦东新区灵山路845号
三甲
中国上海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三甲
中国上海虹口区新松江路650号
三甲
中国上海杨浦区长海路1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