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白塔寺院区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3号,始建于191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
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管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北京大学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统战工作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1915年,医院前身-北京中央医院开始筹建。
1916年6月,北京中央医院破土动工。
1917年12月,北京中央医院落成。
1918年1月27日,北京中央医院举行开业大典。
1946年,抗战胜利后,因南京有国立中央医院,北京中央医院更名为中和医院。
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接管医院,更名为中央人民医院。
1956年,中央人民医院更名为北京人民医院。
1958年,卫生部将北京人民医院划归北京医学院,作为第二附属医院,开始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同时医院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1985年,随北京医学院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医院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1994年3月26日,医院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2000年4月30日,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正式合并,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院开放床位1448张,拥有SPECT/CT和PET/CT高端成像设备、体外放射分析仪、双光能X线检查仪、贝克曼AU583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smex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五分类、罗氏Cobas601、BDBACTEC血培养仪、法国梅里埃VITEK细菌鉴定仪、Roche480扩增仪等医疗设施。
近年来,医院平均每年负责、参加科研项目经费亿元左右,获得(含参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及社会力量设奖的科研成果奖共百余项。
近年来,医院发表SCI期刊论文(包括论著和综述)192篇,其中,何菁为第一作者、栗占国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IMMUNITY(IF19.795),主鸿鹄为第一作者、黄晓军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JCLINONCOL(IF18.083),是医院历史上影响因子比较高的两篇论文,胡大一教授的论文入选2012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医院作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承担着近1500名各级各类进修医生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学员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拥有18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1个国家卫生计生委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个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北京大学级研究所或中心。
医院设有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科、感染科、内分泌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心血管内科、胃肠外科、腔镜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骨肿瘤科、骨关节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医疗美容科、心外科、血管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皮肤科、精神科、疼痛医学科、核医学科、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呼吸科、骨科(包括创伤骨科、脊柱外科、骨肿瘤科、骨关节科)、胸外科、普外科(包括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腔镜外科、乳腺外科、血管外科和外科监护)、泌尿外科、妇科、皮肤科、眼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感染病科、检验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专科护理科、急诊科。
一、优势病种:白血病、恶性肿瘤、眼科疾病、肾脏疾病与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骨伤病、皮肤病、妇科病、风湿免疫病、肝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突发性耳聋、肝肾移植、过敏性皮肤疾病等。
二、优势技术:造血体细胞移植、器官移植、恶性骨肿瘤保肢化疗、关节置换及脊柱功能重建、胸部微创手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上午6:05-11:30;下午11:30-16:30。周六、日上午7:30-11:00。
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周六、日上午照常。
全天24小时应诊。
一、公交路线
乘坐44路、387路、21路、939路、719路、743路、748路、800路、702路、618路、375路、902路、904路、105路、111路、107路公交车,在西直门站下车即到。
二、地铁路线
乘坐地铁2号线,在西直门站下车即到。
医院白塔寺院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3号。
三甲
中国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6号
三乙
中国北京西城区富国街2号及附楼
三甲
中国北京海淀区海淀南路33号
三甲
中国北京朝阳区姚家园路251号
三甲
中国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号
三乙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城区、新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