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2025-02-02 06:57:07
来源:全民健康网试管婴儿频道
关注度:49
目录
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东方国家,婚姻都是基于男的女的结合的事实,自古以来就牢牢地埋在人们的心中。但仅仅几十年后,这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就被迫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场风暴的中心,同性恋权利的保护,已经成为欧美人权界的热门话题。争论最激烈的是争取“同性婚姻合法化”。在世界各地,同性婚姻得到了几个国家的法律认可,但也遭到了许多国家甚至几大宗教力量的反对。在中国保护同性恋权利尚未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然而同性恋问题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已经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也在中国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浅析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首先,对同性恋的基本理解

同性恋(hom osexuality)第一个词是德国医生B enkert 于1869 年创造的。同性恋行为是对同XY人表现出来的一种亲密行为。顾名思义,同性恋是指发生在同性之间的爱,是指不能反映异性,但被同XY吸引,希望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一种性态。在Benkert中 在创造这个医学术语之前,同性性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性为非法,比如一百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因介入同性性行为而被监禁。波斯纳指出,西方文化对同性恋的社会政策史似乎是一部强烈反对、频繁流放、严惩社会和法律的历史。那些有同性行为的人被认为是越轨者、堕落者、倒错者,换句话说,他们变成了“同性恋”。直到20 在本世纪的性革命中,同性恋的命运发生了变化。首先,在北欧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在瑞典、丹麦和荷兰,同性恋者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与异性恋相同的权利,包括结婚的权利。中国已于1997 新刑法删除了过去用于惩罚一些同性恋性行为的流氓罪,这被认为是中国同性恋非刑事化的标志。

从本质上讲,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不能对异性产生性要求和性满足。1973 200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率先决定将同性恋排除在疾病分类之外,次年美国心理学会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世界卫生组织也是1992 年度确认:同性恋是少数人的自然现象,不再被列为心理障碍(性异常)。2001 2000年,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了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也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剔除,这意味着同性恋不再被视为一种疾病,同性恋不再被列为中国第一次心理异常病态。因此同性恋只是不同于异性恋的性倾向,性倾向的差异不能成为理性社会不尊重和保护同性恋合法权益的原因。

第二,关于同性婚姻的争论

(一)赞成

李银河教授认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个体,不能因为性倾向不同而受到歧视。以婚姻的形式束缚和保护同性伴侣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此外对同性恋这个弱势群体持宽容态度,允许他们结婚,也可以使中国的人权保护成为世界先进行列。社会学家、人类文化研究专家王红旗先生认为,人们对婚姻有四个主要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生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同性恋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医学疾病,作为人类情感的一部分,与异性恋同样需要上述四个方面,因此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一些国内有名气律师也认为,同性婚姻只是对主体做出不同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异性,使婚姻主体在选择上得到解放。

(二)反对

几千年来,婚姻制度是多胞胎的结合。如果同性也能结婚,婚姻就不是现在的婚姻。一些学者认为,“婚姻法不会单独为同性婚姻制定新的规则,因为不同的法律规定了对社会成员财产权或个人权利的保护。”如果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对被继承人履行了更多的照顾义务,部分遗产可以适当分割,这就解决了继承问题。田秀云教授反对婚姻的自然属性。她认为:“婚姻和家庭关系是自然法和社会法共同作用的产物。只有这种XY结合才能被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确认为夫妻关系。同性恋的结合违反了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不会被确认为婚姻关系。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都反对同性婚姻。

(3)笔者的观点

目前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群体,但整个社会的排斥和歧视仍然存在,法律对他们的保护也是空白。在同性婚姻方面,我认为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即立法保护和规范同性婚姻。

1、从法律角度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同性恋者的权利必须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不受XY、年龄、种族和宗教信仰的平等保护,不受歧视。法律允许每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伴侣。同性恋者现在只是在这种模式下改变了XY伴侣。既然法律给了公民同样的自由选择权,就应该对他们选择的结果给予同样的对待。因此如果法律对异性恋婚姻给予认可和保护,就应同等保护同性恋婚姻,不能以性取向为标准划分人群的不同待遇。

2、实际上法律可以维护同性恋群体在内部关系和对外关系中的权益,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虽然同性恋伴侣之间缺乏婚姻形式,但实质性的伴侣关系一直存在。现在许多同性恋伴侣住在一起,但当他们在同居期间发生财产纠纷和继承问题时,没有法律可以适用。这种权益空白迫切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来规范和填补。在对外关系中,由于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同性恋者受到了各种不公平的待遇,造成了最初提到的实质性权益和精神损害。现科学已经证明,同性恋也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歧视纯粹来自僵化的道德氛围,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放弃道德糟粕,更不要以此为借口对他人施加不公平的待遇。在这方面,法律具有最权威的价值判断和指导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的理性化,引导公众正确对待同性恋群体。

3、从社会角度看,法律承认同性恋婚姻对社会有益无害。现在,由于同性伴侣之间的结合没有法定的婚姻形式来保证和约束,很容易导致一些同性恋者随意交朋友,加剧群体的不稳定和性传播的可能性。相反,如果法律承认同性婚姻,双方的合法身份权可以使一些同性恋者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有效解决群体内外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结语

目前我国还不承认同性婚姻。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首先面临着法律障碍,这实际上剥夺了同性婚姻的权利,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宪法中的平等权,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宽容,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时的发展趋势。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和人们观念的进步,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机会将越来越成熟。

(作者:江西省新建县人民法院)

原文地址: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1/id/8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