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儿童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皮疹等更常见的表现,但临床上也有更严重的过敏症状,如关节疼痛、呕吐、腹泻等,此时父母需要及时处理,以确保不影响婴儿。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表现
任何疫苗接种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减毒活麻疹疫苗,需要在体内繁殖一段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所以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皮疹等,具体表现如下:
1、肿胀、疼痛: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表现为麻疹疫苗接种部位疼痛、肿胀、压痛等,多发生在24小时内,症状较轻,持续2-3天消失;
2、发热:约5-15%的接种者在7-12天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通常在39度以上,持续1-2天消失。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宝宝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发烧严重,经常发高烧,必须及时就医;
弥漫性满丘疹
3、皮疹和皮疹:由麻疹引起的,接种后7-10天内有2-5%的概率出现,具体表现为弥漫性丘疹,但大部分持续2天左右消退,出疹期间通常不会有不适;
4、淋巴结肿大:约5%的儿童会有这种表现,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主要原因是病毒进入人体后,淋巴结作为免疫器官会发生反应,如果反应强烈,就会发生淋巴结肿大;
5、关节疼痛:这是一种不良反应,在接种后1-3周,儿童表现为外周小关节疼痛,如手掌和指关节,持续约1-2天恢复;
呕吐腹泻是局部反应
6、呕吐腹泻:属于局部轻度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较小的婴儿身上,表现为恶心呕吐症状,但通常很快就会缓解。
除上述常见症状外,部分婴儿还会表现为罕见的不良反应,如红斑、硬结、疼痛、头痛等,或非常罕见的过敏反应,如疑似关节炎等,这些症状需要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应用。
如果只是轻微的副作用,如皮疹、皮疹等,那么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几天后就会消失,但如果是过敏性皮疹,甚至全身感染,需要及时咨询疫苗接种医生。
接种后更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让宝宝多喝水,好好休息,适当减少饮食摄入,伴有更严重的易怒、呕吐等,或2天后体温持续上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必须就医。
用毛巾快速缓解红肿部位
红肿部位可用清洁毛巾热敷,可有效减轻疼痛和不适。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阴面会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部位红肿、发热、疼痛持续加重,说明感染很可能已经发生,需要注意。
如果宝宝疫苗后过敏严重,可以选择抗过敏药物,局部可以使用抗过敏药膏。如果表现非常严重,需要就医输液来缓解。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比较好在接种前与医生沟通。
不,不要被网上的谣言误导,麻疹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非常安全,虽然疫苗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但通常是相对较轻的症状,至于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抽搐等也非常罕见,更不用说自闭症了。
麻疹疫苗与热惊厥有关吗?
接种麻疹疫苗会增加热性惊厥的风险。研究表明,部分婴儿接种疫苗后1-2周热性惊厥的发病率是未接种疫苗儿童的3.2倍。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我们应该知道,对于正常健康的儿童来说,热性惊厥的概率只有2-4%。
第一针麻疹疫苗有很多不良反应,还是第二针多?
第一针多,第二针后少见,因为大部分(约900)%)第一剂麻疹可能得到充分保护,产生抗体,导致疫苗病毒进入后中和,因此理论上应减少第二针的其他不良反应。
为您推荐:
麻疹疫苗一生打几次 麻疹疫苗注意事项 有必要接种麻疹疫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