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性因排卵问题或其他健康因素难以自然怀孕时,体外受精(IVF)成为了一种可靠的辅助生殖手段。这一技术中,通过药物促进卵泡成熟,待其达到一定尺寸后进行采集。那么在IVF过程中,女性多大年龄的卵泡适合采集呢?
在IVF促排卵阶段,一旦观察到至少三个卵泡直径超过17毫米,或者至少两个卵泡直径达到18毫米,便可以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随后在34至36小时后进行促排卵。若采取长期促排卵策略,则可适当推迟促排卵时间1至2天。需要注意的是,拮抗方案下不能延迟促排卵。若出现三个以上直径17毫米的卵泡,应立即促排卵。促排卵过晚可能导致卵泡过熟,而过早促排卵则可能因卵泡未成熟而影响受精质量,降低受孕机会。因此卵泡大小在促排卵过程中的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促排卵手术耗时不超过30分钟。术后,女性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和少量出血,可在医院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后回家。这种小手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由于卵泡成熟度不一,采集的卵子成熟阶段亦各异。新采集的卵子周围通常有卵丘细胞,通过观察这些细胞的扩张情况可判断卵子成熟度。若需精确了解卵子成熟阶段,需将细胞从卵子中分离。
注射夜针后,卵泡仍会继续生长。夜针的目的是让卵泡进一步成熟,以便安排促排卵时间。注射后,卵泡在卵泡刺激素(FSH)的作用下继续生长,但增长幅度通常不大,因为卵泡已基本成熟。促排卵通常安排在注射后36小时进行,手术在无痛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饮食清淡,多喝水,多排尿。
夜间注射后,卵泡仍会生长,但不必过度担忧。医生在安排注射和促排卵时间时会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问题,但有时仍可能出现意外。在促排卵过程中,若发现卵泡已排出或正在排出,会收集盆腔液寻找可能已排卵的卵子。若卵子成熟且未被污染,可进行受精,有助于怀孕,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若注射后出现卵巢肿痛或下腹不适,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安静,等待促排卵时间,以提高促排卵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