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怀孕后有一个葡萄糖筛查,就是检查孕妇是否有糖尿病。那么你知道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发展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是每对夫妻爱情的结晶,说起来很浪漫,让人感动,但孕育生命的过程对当事人来说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对准妈妈来说。怀孕10个月,大大小小的体检,各种忐忑、担忧、惆怅,随着月份的增加,身体的负担也在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是如何发展的
通常在怀孕18周左右做一次葡萄糖筛查试验,主要是看孕妇是否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说到糖尿病,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糖分摄入过多,但其实并不那么简单:
一是妇女在怀孕期间贪吃,体重增长造成的。如果孕妈妈本身属于骨架宽大、肥胖型,怀孕后不控制饮食、不运动,体重就会增长较快,血糖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引起妊娠期糖尿病。
一是由前面提到的缺乏运动引起的。尤其是在怀孕后期,身体笨重,行动不便,有些孕妈妈会以在家待产为借口,这样很容易使体内摄入的糖分不能顺利代谢,在体内积累,引发孕妈妈的妊娠糖尿病。
还有一个原因是年龄大了。如果一个女人超过35岁想生孩子,就属于高龄产妇,身体机能比20多岁时下降了很多,新陈代谢也变慢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自己平时没有糖尿病,只是怀孕时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产后会慢慢恢复,有什么好担心的?其实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如果这种情况在孕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可能导致身体代谢水平从此下降,对以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妊娠期糖尿病的等级是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是根据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和血管并发症来分级的。可分为A、B、C、D、E、F、H、R和T级。
A级:在妊娠期出现的低血糖耐受;
B级:发病年龄大于或等于20岁,病程不超过10年;
C级:发病年龄在10-19岁之间,病程在10-19年之间;
D级:发病年龄小于10年,病程大于或等于20年;
E级:发病年龄小于10年,病程大于或等于20年,有盆腔动脉硬化;
F级:糖尿病肾病变;
H级:有临床冠状动脉疾病;
R级:有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有玻璃体出血;
RF级:即R+F,为糖尿病肾病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T级: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减退)发展到肾移植前。
如何处理怀孕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会对妊娠产生不利影响,而妊娠也会促进或加重原有的糖尿病。如果孕妇在怀孕前已经患有糖尿病,在准备怀孕前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这样可以保护胎儿免受药物的影响。但是胰岛素的剂量和营养需求应随着怀孕阶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孕妇在整个孕期与糖尿病医生、产科医生和营养师保持定期联系很重要,以确保健康的怀孕和婴儿。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仅在怀孕期间发现的糖尿病或葡萄糖耐量降低的形式。它的发病率为2%至3%,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怀孕期间良好的血糖控制直接关系到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一般较轻,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简单的饮食治疗和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可以达到理想的血糖范围,不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其他糖尿病患者则需要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