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辉医生按:目前常见的可以用来节拍化疗的药物:替吉奥(S-1),依托泊苷(VP-16)胶囊,甲氨蝶呤(MTX),卡培他滨(CAP),环磷酰胺(CTX)片剂,口服长春瑞滨(vinorelbine,VLB)等。药物的选择与取舍,主要取决于病情,也要考虑药物的可及性等。
神经母细胞瘤/神母(neuroblastoma,NB)的-低剂量化疗/节拍化疗-研究进展
https://station.haodf.com/nprocess/pc/articlepublish/articleDetail?articleId=93888
节拍化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前景
https://station.haodf.com/health/article?healthId=8618325133&articleId=43499
神经母细胞瘤/神母(neuroblastoma,NB)-的小剂量节拍化疗-端午安康
https://station.haodf.com/nprocess/pc/articlepublish/articleDetail?articleId=93888
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MCT)
在传统的化疗中,医生们期望每一次给药的药物浓度都达到人体最大药物耐受浓度(maximum tolerated dose, MTD)因而常用的给药方案往往是三周给药或单周给药。然而这样一来,为使患者能从药物不良反应中恢复,每次给药间期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停药期。这种给药方式或许会促使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并有可能加速耐药细胞的生成。
所谓节拍化疗是指一种低剂量、高频度的给药方法,可以是每天服用、隔天服用或者每周3次的方案等,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mCT)的概念是在2000年由Hanahan等人引入,这种化疗方式使用的药物剂量远低于人体最大药物耐受浓度(MTD),这样可以加大给药频率或者持续给药。曾经认为,节拍化疗在对抗肿瘤新生血管上有很大的优势,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化疗方式不仅在新生血管上有优势,也通过其他的方式产生抗肿瘤的作用。
节拍化疗的优势
和传统化疗相比,节拍化疗有什么特点呢?
所谓传统的化疗方式,是通过单次给药最大剂量(MTD)来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因此为了减少化疗出现的副作用,每个周期之间的间歇期较长。
而与此相比,节拍化疗则是进行高频度小剂量的持续化疗,给药间期短能够延长治疗周期、并将毒性降至最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由于给药间期短,可以抑止肿瘤血管和肿瘤耐药株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口服化疗药种类的增多,使得高频率低剂量的节拍给药方式的优势逐渐显现。总体来说,它具有低花费、口服给药方便、低毒性、患者接受度高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胶质瘤和妇科肿瘤白血病、淋巴瘤中等有相关的研究证明,节拍化疗能够对疾病进行控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节拍化疗与放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治疗正在进行研究中。
节拍化疗的作用机制
节拍化疗抗肿瘤的机制有哪些呢?
首先是化疗药物的作用,直接抑止肿瘤的生长、减少肿瘤体细胞;此外低剂量的化疗药物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减少免疫抑止性的调节性T细胞(Treg),促使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成熟;
另外一方面,是对血管生成的抑止作用,包括直接杀伤或抑止内皮细胞的增殖、抑止HIF-1、上调TSP-1(TSP-1糖蛋白G-1,是一个血管生成抑止因子),抑止内皮祖细胞(ECP)的动员和归巢抑止作用,这一点在微管蛋白抑止剂类药物上体现尤为明显。
抗血管生成——微管蛋白抑止剂节拍使用的独特优势
在了解了节拍化疗这种化疗方式的作用机制和方式后,自然而然会想到用口服微管蛋白抑止剂作为节拍化疗的主要选择用药。原因何在?相比于常见的其他抗谢药物(如甲氨蝶呤)、烷化剂(如环磷酰胺)等。微管蛋白抑止剂在血管形成的抑止作用效果最强能够对内皮细胞的粘合性产生影响、还能够阻滞VEGF等信号传导,以此抑止微管蛋白相关的一系列信号途径,包括信号传导、肿瘤细胞转移等;此外在免疫激活和肿瘤细胞杀伤方面也有相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