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EGFR靶向药物汇总3

2025-01-30 19:43:09
来源:全民健康网试管婴儿频道
关注度:24
目录

在一药的作用机理明确后不久,第一个EGFR二药阿法替尼即问世,但是临床研究进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在国内上市遭遇重重阻碍。从临床效果来说,不熟悉药物的患者可能会认为一药继发耐药(一开始有效,用一段时间之后失效了,记住这个概念,下文反复出现,平时交流中也经常用到)之后理所应当换成二药,之后再换三药,这个规律在ALK或者ROS1融合的肺癌患者中都成立,但是在EGFR变异的肺癌患者中不成立,因为EGFR一药继发耐药之后更换二药使用的有效率不足30%,那么二药出什么故障了?

肺癌EGFR靶向药物汇总3

药物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一药与EGFR基因表达的酪氨酸激酶(你可以认作细胞表面的动力电源插孔)是可逆的竞争性抑止,也就是一药(可以看做临时贴在电源插孔上的胶布)和酪氨酸激酶结合之后仍然可以在正常的信号“传令兵”到来的时候被挤走(胶布被撕了,电源又接上了,肿瘤细胞又开始群魔乱舞了),而二药则是与酪氨酸激酶不可逆地结合(可以看做强力胶水灌进了电源插孔),信号“传令兵”来了之后找不到门,只能放弃。

与此同时基因检测技术也逐渐完善,在临床使用中,人们发现EGFR的三个相对低频出现的突变类型,18外显子的G719X(常见的是G719A),20外显子的S768I(注意这里是大写的i,表异亮氨酸,不是数字1),21外显子的L861Q在二药的作用之下有效率和有效时间都明显强于一药,不仅如此,有EGFR扩增而没有突变的肺鳞癌也对二药有效(暂时先用有效这个词吧,其实至今研究具体数据也不充足),部分EGFR罕见变异类型,包括EGFR融合变异,EGFR 20外显子插入突变也对二药有相对较高的有效率(相对一药)。

因此。EGFR二靶向药可以总结为酪氨酸激酶不可逆的抑止剂,对EGFR典型的敏感型突变(EGFR 19 Del/Delins、21 L858R)和“中度敏感”突变(G719X、S768I、L861Q)以及一些罕见突变有效的靶向药。二药没出故障,是很多人对此有误解。

介于EGFR二药没有办法解决一药继发耐药的问题,随着基因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人们对EGFR基因的进一步了解,一药耐药之后大概率出现EGFR 20外显子T790M错义突变的现象直接指导了三药的研发。

转发自肺腾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