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宝宝认知发展?

2024-11-25 10:19:00
来源:全民健康网试管婴儿频道
关注度:77
目录

“人不是在找寻自己,而是在创造自己。”一萧伯纳。怎样帮助宝宝认知发展?

怎样帮助宝宝认知发展?

最近为了让大宝减肥,天天陪着她到楼下跳绳。我发现了一件令自己的事情。

刚开始陪大宝跳绳时,跳七八个就要断一次,100个绳跳下来,人是特别吃力。那时我分几次跳完400个绳,整个脑袋的血管都开始跳。

但是连续跳了几天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能够一口气跳94个而不断,分次跳500个绳,也不会觉得特别吃力。

这让我想起了“用进废退”这个词,凡事凡物如果长时间不使用,都是容易坏的。而如果你勤于使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会发现它的巨大潜能。

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盲人的听力会比普通人好?没有手的人却可以用脚写出很漂亮的字?这就是大量使用和锻炼,让这一部分的能力大大提升结果。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听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教授的脑科学讲座,她的课,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从她的课里我发现,大脑也有“用进废退”的原则,而且还有神经发展的关键期。

比如有这样一个实验。将刚出生的小猫的一只眼睛缝起来,以屏蔽任何信息进入。经过3~8周的视觉刺激关键期,再把线拆开,让小猫的眼睛可以正常看东西。

但是这时候实验人员发现:小猫的眼睛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因为错过了视觉区域神经发展的关键期,这只眼睛却一直看不到东西了。

而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本来掌管小猫这只眼睛的脑区虽然没有接收到这只眼睛的信息,但并没有闲着,而是用去处理好的那只眼睛输入的信息。

人的大脑也是同样的原理。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神经可塑性”。

什么是神经可塑性?连接人的大脑神经元的部位叫,儿童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突触的数目甚至超过了成年人。但是后来,很少被刺激到的神经元会丧失突触,从而被削弱甚至裁减掉,即突触削减。这个削减非常厉害,在整个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一共要削减大约40%,而经常被刺激的脑网络的突触会被加强,这就是神经可塑性。一《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不要小看这一段话,这至少给我们家长提供了3个重要的信息点。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神经可塑性,而且是持续终生的。儿童(0~6岁孩子)的神经可塑性是最强的。想要神经突触不被减少太多,就需要给它们足够的刺激,这也是“用进废退”的原则。

这3个信息点带来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家长一定要在孩子6岁前,为他的大脑创造丰富适宜的刺激。

给孩子丰富刺激的必要性

科学家们也没闲着,为了证明丰富的刺激可以有利大脑的发育,他们选了一些家庭来做实验。

这些家庭都是平时对孩子刺激比较少的,孩子平均年龄是3~4岁。科学家将这些家庭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的家庭,科学家们会教授这些妈妈们给孩子进行智力和语言刺激的方法。比如,用废弃的物品做成玩偶跟孩子玩,用家中的图片给孩子教授东西分类。同时会送给这些家庭一些拼图游戏和书籍。

而对照组的家庭则保持原有的教育方式和状态。

经过几星期之后,科学家们发现:干预组家庭中的孩子们有了明显的能力提升。而对照组家庭的孩子变化并不明显。

可见,丰富的刺激确实能够提高神经可塑性,并帮助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

父母如何给孩子创造丰富的认知刺激

不少家长都知道要给孩子免费绘本、免费玩具,陪孩子玩。这种意识是非常好的!但是给孩子创造丰富的认知刺激,也有一些技巧和家长容易走入的误区。

1、多感官感受立体世界

家长最常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过于重视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而忽略其他感官的作用。这是因为,作为成年人来说,我们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视觉和听觉。所以大人经常以自己的感官角度,去判断孩子需要的刺激。

而事实上对于孩子而言,tα的各种感官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常发现,婴儿特别喜欢用嘴咬东西,用手扔东西,其实这就是孩子在用自己的味觉和触觉来观察和认识事物。

感官系统正是孩子早期学习的主要渠道,而感官的能力又是孩子认知能力的基础。

孩子的各种能力是自下而上建立的,初步能力是高级能力的基础。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地基,然后竖柱子,接着建墙壁,屋顶留到最后修。感官能力可以算是孩子的地基,语言和运动有点像柱子,高级的神经认知能力是墙壁和屋顶。一《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所以家长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技巧就是:懂得放手。让孩子能够有充分的机会用各种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换句话说,我们得允许“熊孩子”有“破坏行为”的存在。

2、帮孩子把信息进行关联

随着早教启蒙意识在家长圈中越来越普及,很多家庭都会为孩子准备丰富的绘本、玩具,给孩子听音乐。可以说,家长给孩子的刺激已经是相当的丰富。

但不少家长却因为漏了一个动作,而使这种刺激的效果打了折扣。那就是帮助孩子将各个感官得来的信息进行关联。

因为我们认识事物并不是从单一的感官来获得信息的,而是从多个渠道来进行综合识别判断的。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在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将其他的信息进行关联。

比如,孩子在吃香蕉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ta,香蕉是长长的,黄色的,吃起来是软软的,味道有一点糯,有一点点甜,闻起来也是香的,香蕉皮摸起来有一点点涩。

这个动作,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与没做,效果却大不同。经过信息关联的孩子,其认知更全面也更加灵活。而从单一渠道去认识事物的孩子,常常因为转换了场景和特定的条件,认知就陷入一种的状态。

3、利用好大自然这个比较好的老师

现在早教当中的一个误区,就是过于重视一些课程,过于重视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其实,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自然的过程,而大自然才是孩子比较好的老师。

大自然可以给孩子创造丰富的感官刺激。雨雪雷电、风花雪月、山川大河、鸟鸣虫叫……孩子的每一个感官都可以在大自然中被调动起来。

你去把孩子关在室内,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刺激里边学习。不如让孩子回归自然,让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灵带给孩子更全面的视野,更广阔的天地。

这个过程就是在不断地丰富孩子大脑中的样本库。孩子天然地用观察来学习,他们把大量感官接收到的信息都放到自己的样本库中,然后用进行思考。如果孩子接触的事物过于单一,就容易形成偏见。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充分地获取自己的样本。在他观察的过程当中,不去打扰,不去打断,保证他的基本安全就好。

4、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户外环境对孩子已经是丰富的刺激,没必要再画蛇添足地给孩子增加视觉干扰。

有些妈妈喜欢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依然带上一堆的玩具,还有的妈妈,在孩子的婴儿车上挂上五颜六色的东西,觉得这样能让孩子看到丰富多彩的颜色。这些其实都是不必要的错误的方式。

虽然说丰富的刺激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但这并不意味着给孩子的刺激越多越好。

大脑也好,或者其它器官也好,都有一个极限范围。就像肌肉如果训练强度过大,会被拉伤,马拉松选手也不能一天10小时用来跑步一样,大脑如果被刺激得过多,也会受到伤害。

家长对孩子不能“填鸭式教育”,适度平衡才能持久。

豆妈逗娃寄语:

这世上估计没有几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抓住6岁前神经可塑性的关键期,让孩子得到丰富的刺激,帮助孩子发展认知能力是科学有效的方法。但父母们一定注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让满满的爱变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