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一般是由于婴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胆红素水平升高,然后导致皮肤、巩膜和粘膜黄色感染。新生儿黄疸是许多婴儿会遇到的问题,但由于程度不同,有些需要治疗,有些可以慢慢恢复。但在这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新生儿黄疸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生理性黄疸值不高,婴儿可以在10天内恢复到正常值。因此如果宝宝出生后就有黄疸的话不用太过慌张,大多数宝宝都可以自己恢复。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的正常范围为17~51μmol/L(1~3mg/dl),然后黄疸值会逐渐升高,但到第六天七天的时候,只要比较高不超过86μmol/l(5mg/dl),即可视为正常。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把病理性黄疸错误地认为是生理性黄疸,会对婴儿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学会区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一、生理性黄疸
1、一般出生后3天左右,少数出生后第二天看到皮肤轻微发黄,也有延迟到出生后5天的情况。
2、出现后逐渐加重,但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
3、黄疸出现后第3-4天最为明显,一般在十天内消失。
二、病理性黄疸
1、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
2、足月儿大于12.9mg/dl,早产儿大于15mg/dl。
3、进展迅速,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5mg/dl以上。
4、持续时间长,消失后会反复出现。
无论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都不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经过积极治疗,是不会对婴儿未来的生长发育产生任何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