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宝宝机体的安全卫士还不够强大,难免会生病,所以家中需要常备的药品通常与小儿常患的疾病对应,包括退烧药、鼻塞药、腹泻用药、便秘用药、胃肠胀气用药、护理皮肤用药等。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世卫推荐的两种安全的儿童退烧药;盐水就可以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是腹泻常用药;此外开塞露、西甲硅油等也必不可少。
家中必备小儿药品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种安全的儿童退烧药,6个月以下的宝宝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6个月以上的宝宝还可选用布洛芬,如美林。
孩子的发烧几乎是不可预测的,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烧。而且发烧往往在夜间会加重,即使白天烧得不厉害,晚上常会烧得很高。所以家里备一些退烧药,一旦孩子发烧可以先给他吃上,有可能很快孩子的烧就退了,第二天就不用再往医院跑了。如果体温没有降到正常,或者出现反复发烧的情况,家长也不用太过焦虑。
首先我们要明白,退热药并不是用来降温的,而是让宝宝更舒服的。如果孩子体温很高,吃完退烧药后确实有可能降不到正常体温,但只要孩子的精神状态有好转,退烧药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而且只要将孩子的体温控制在38.5℃以下,通常就没有太大问题。所以家长没必要因为体温没有降到正常值而心塞。
另外吃了退烧药后,体温没多久又上去了,其实也很正常。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如果把发烧比喻成沸腾的开水,外界病毒就是煮水的柴火,而退烧药就是一瓢凉水。柴火不抽,浇浇水止沸只能止一时。只有消灭了引发疾病的“罪魁祸首”,孩子才能退烧。
如果宝宝吃了单种退烧药后还是发烧,精神状态也很差,可以考虑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即在口服退烧药2小时后更换另一种退烧药。不过在交替用药时,家长很容易记错用药的种类、剂量和时间,导致宝宝服药过量,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大家使用。
鼻塞、流鼻涕通常是感冒的常见症状,很多家长看到宝宝流鼻涕了,就给宝宝吃上感冒药。其实,吃药并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治愈感冒,再加上药店里免费的感冒药多为复方药,会导致不少药物成分滥用,所以如果宝宝只是鼻塞、流鼻涕,不建议盲目给宝宝使用感冒药。
当鼻涕多、浓,导致宝宝鼻塞或者不舒服时,可以用海盐水或者生理盐水,从一个鼻孔喷入,然后把鼻涕、过敏原、病毒细菌等刺激物从另一个鼻孔冲洗出来,降低局部炎性介质的浓度,增加气流,让孩子呼吸通畅,这就是临床上所说的洗鼻。
具体操作方法因宝宝的年龄而不同:
1、口服补液盐
宝宝拉腹部,最怕的就是脱水。一旦脱水,轻者会出现口渴、烦躁、皮肤弹性降低等表现,严重时会引起宝宝休克、死亡。所以比起止泻,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腹泻的宝宝更重要!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脱水的有效药物,将它按照说明书溶于温水中,分多次给宝宝喝下就好,不用一下喝完。但如果宝宝脱水比较严重,比较好在4小时内喂完。
家长可以根据下面这个公式来计算下:补液盐的服用剂量=50(毫升)X 宝宝体重(千克)
2、蒙脱石散
是黏附剂性质的止泻药,它会附着在肠道黏膜上,对黏膜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可以吸附肠道的病毒和细菌。它不像强效止泻药让腹泻立刻停止,但是会缩短腹泻的时间。
3、益生菌
在我们的肠道中,存在着大约500种细菌,既有益生菌,也有有害菌,它们相克相生。正常情况下,益生菌是占肯定优势的,它们就如同安全卫士守护肠道健康,能抑止有害细菌的增长、增强肠道免疫力、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而腹泻的过程中,肠道的益生菌也会流失,因此可以给腹泻的宝宝适当补充益生菌。
1、开塞露:具有软化大便、润滑肠道、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可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应,但它只能偶尔使用一两次,如果经常使用,直肠的敏感性会越来越差,一旦适应了该药将不再有反应,特别是那些大便干结且量少的患者,长期依赖开塞露排便会更困难;
2、乳果糖:是一种通过软化粪便达到效果的渗透性泻药,对肠壁没有刺激性,适用于治疗慢性便秘。
西甲硅油是一种“消泡剂”,它能把肠道内的大泡泡变成小泡泡,然后排除体外,可用于治疗婴儿肠绞痛。由于它不会被肠道吸收入血,家长可以放心给宝宝使用。另外健胃消食片、小儿健脾散等,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小孩胃胀气的现象;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胀气可遵医嘱使用消炎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
1、炉甘石洗剂:无论是蚊虫叮咬,还是痱子、湿疹等皮肤病导致的瘙痒,都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来止痒;
2、碘伏:宝宝不小心擦伤、碰伤时,可以先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洗掉伤口上的污渍,然后用棉签蘸碘伏消毒,不要使用酒精,以免刺激伤口,不利于伤口后期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