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网手机端

手机扫一扫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百科正文

治疗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方法

2024-09-23 15:20:13试管百科
58

羊水吸入综合征主要治疗原则是及时清除羊水,使用正压通气疗法,改善缺氧情况,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然后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避免呕吐再次吸入和厌食以及胎粪性胃炎的发生。

治疗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方法

羊水吸入综合征指胎儿缺氧时将胎粪排入羊水,又将此羊水吸入呼吸道,造成气道阻塞,换气不良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对婴儿的危害很大,所以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临床护理工作,这样才能让婴儿更快更好的恢复。

治疗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方法

治疗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以下就是具体的治疗方法介绍:

1、一般治疗

  1. 1、羊水有胎粪污染者,经清除口咽、鼻腔胎粪黏液后,必须用新生儿喉镜检查,并用气管插管吸净。
  2. 2、对于有呼吸困难者可以吸氧,并可以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必要时给予气道插管和机械通气。
  3. 3、当发生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且持续肺动脉高压时,一氧化氮吸入可以扩张肺部血管,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另外,一氧化氮的吸入还可以抑止炎症反应,减少肺部的损伤。

2、药物治疗

药物一

纠正酸中毒药物

  • 在为患儿提供氧气治疗,保持呼吸有效且通畅时,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可以缓解血液酸碱值,主要适用于发生酸中毒的人群。
药物二

维持正常血液循环药物

  • 常用药物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本类药物可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主要适用于出现了休克体征的人群,如体温低、面色苍白、低血压等。
药物三

糖皮质激素

  • 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减轻肺部炎症和肺水肿,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甲泼尼龙等。
药物四

抗感染药物

  • 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等,本类药物能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情况。

3、手术治疗

方法一

体外膜肺

  • 为生命支持技术中挽救肺功能丧失的主要手段,系采用颈外静脉引流出血液,经膜氧和器完成气血交换、加温、抗凝等步骤后,再将含氧血经颈总动脉输回体内,给予全身脏器。

4、其他治疗

方法一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由于胎粪可以抑止肺表面活性物质功能,同时窒息缺氧也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障碍。因此,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成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
方法二

机械通气

  • 使用原则是宜早用,比较好在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尚未引起机体重要器官严重损伤前使用,否则患儿已濒临死亡状态再用,效果不佳。
方法三

一氧化碳吸入

  • 一氧化碳俗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若患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可适当进行一氧化碳吸入,扩张肺部血管,改善患儿缺氧症状。
方法四

限制液体入量维持正常循环

  • 严重者常伴有肺水肿或心力衰竭,应适当限制液体入量,若出现低体温、低血压等休克表现,应用生理盐水或血浆等进行扩容。

以上就是治疗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方法介绍,大部分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的羊水吸入综合征合并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治疗效果可能会减弱,所以羊水吸入综合征要观察几天、治疗多久因人而异。

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意思是胎儿是由于在分娩过程当中吸入了污染、有胎粪的羊水而造成的呼吸困难,肤色改变等一系列的症状,在临床上多发生在过期产儿和足月儿当中,其发病的严重程度与羊水污染程度和吸入有胎粪的羊水量有直接的关系。

当吸入的羊水量较大而且羊水污染严重,则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而且还会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出现,所以在积极的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羊水吸入综合征婴儿的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帮助婴儿快速恢复,以下就是具体的护理方法介绍:

  • 1、对于新生儿胎粪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护理要做到定时测量体温以及呼吸和脉搏的次数并且观察患儿的瞳孔,面部颜色以及肌张力,皮肤的色泽,小便尿量和黄疸消退的进展情况;
  • 2、对于患儿的呕吐和大便的形式,数量、次数也要做好记录观察,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治疗;
  • 3、观察婴儿的缺氧情况,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出现有缺氧症状,要及时的进行吸氧治疗,并且对于婴儿的尿量做好记录,必要时可进行导尿;
  • 4、护理和治疗羊水吸入综合征的婴儿时,要注意保持婴儿居住环境的安静,随时关注胎儿呼吸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并且注意保暖。

以上就是羊水吸入综合征的护理方法介绍,羊水吸入综合征对新生儿的危害很大,而且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如果护理不好还会造成羊水吸入综合征的并发症出现,所以各位家长要注意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婴儿恢复。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