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怀孕后身体比较虚弱,此时各方面都需要注意,尽管是生病用药都需要注意,现在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治疗,但是对于女性来说,一些中药也是不能乱用的,甚至有一些药物是禁用的,如果有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女性孕期禁用的40种中药都有哪些
孕妇禁用40种中药有哪些
准妈妈们生病了或不舒服的时候,常会觉得吃中药会比吃西药安全,觉得中药是纯天然成分,对宝宝影响应该没有那么大,但是中药也是药,也有适应证和禁忌证,当然也就会有孕妇忌服和慎服的中药,对于孕妈们来说,少有不慎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建议这部分女性提前了解禁用药物,以免影响身体
孕妇禁用的40味中药有哪些
在怀孕期间女性禁用的40种中药分别是铅粉、莪术、麻黄、石膏、防风、苦瓜、白芍、茯苓、紫杉醇、青蒿、石菖蒲、冰片、龙葵、蒲黄、川芎、桂枝、天花粉、金银花、怀牛膝、大黄、红花、益母草、贯众、麝香、牵牛子、白蒿水、郁金、乳香、姜黄、天花、川贝、生草乌、生半夏、地胆、巴豆、猪苓、茵陈、蝉蜕、马钱子、牛黄。
孕妇哪些类型的中医不能吃
虽然中药要比西药副作用小的多,而且中药要比西药安全很多,但对于孕妇特殊的群体来说,有些中药她们也要禁止使用的,而中药也是分类型的,为了自己体内和胎儿的健康发育,准妈妈一定了解自己不能吃什么类型的药物:
- 1. 药性峻猛的中药:如朱砂、商陆、斑蝥、蜈蚣、砒石等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这类中药孕妇要严格禁止服用,否则会损害胎儿健康,还可能引发流产、死胎等问题;
- 2. 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桃仁、红花、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类的中药可能会损伤胎气,可能会引发流产、早产等问题,因此要谨慎使用;
- 3. 滑利攻下类药物:如牵牛子、巴豆、芫花、甘遂等,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泻下利水的作用,服用后可能会有流产、早产等的可能,从而孕妇不宜服用;
- 4. 补益类药:有的孕妇在怀孕时服用一些补药,以为对胎儿有益,但有些补益药也不能随意服用,如人参和鹿茸,实热证的孕妇忌服人参,阴虚阳亢的孕妇忌服鹿茸,服用补药前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 5. 芳香走窜药物:这类药物气味芳香,行气的作用较强,如麝香、冰片等,可能会引发胎动不安等,导致早产、流产,因此属于禁用类中药。
不同种类的中药对孕妇的影响不同,如果怀孕时需要服用中药,应该根据具体药物成分以及孕检结果判断是否对孩子有影响后再服用,建议怀孕的女性一定要遵循医嘱正确用药,避免影响胎儿与自己体内健康。
一定致畸的孕妇禁用中药有哪些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西药存在致畸性或有引发孕妇流产的可能,所以孕妇在用药的时候需要提高警惕,基于这个原因,目前有很多孕妇都会选择服用中药来改善不适症状,但很多人不知道,一些中药也是有致畸的风险的。
1、白芥子
白芥子又称辣菜子,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具有利气豁痰、通络止痛、温中散寒的功效,它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引起出现流产或者是对胎儿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此外,白芥子是有毒的,食用后可能会生产出残疾胎儿。
2、何首乌
何首乌为补虚药,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何首乌所含的大黄酸,有抑菌、免疫抑止及泻下等主要作用,泻下作用会增大孕妇发生腹泻的风险,腹泻容易引起宫缩而导致流产,另外它还含有解读的功效,对胎儿发育不利,容易导致畸形。
3、大黄
大黄是中药,它主要的功能是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对热证和积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该药属于妊娠期禁用药物,在用药后药物会随着皮肤进入血液,会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或者是造成自己体内损伤,由于具有很强的生殖毒性,对动物的胚胎有很强的致死和致畸形的作用。
4、决明子
决明子是常用的清热润肠类中药,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效果,服用决明子后,蒽醌类成分会随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短期可能不表现出异常,但长期服用决明子,可能引起蒽醌类物质在胎儿体内蓄积,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
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它们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尤其是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除慎用西药外,中草药亦慎用,以免造成畸胎。
怀孕必知的禁忌汇总
女性怀孕后需要注意的事有很多,除了一些不能做的事之外,在饮食和用品方面也需要多注意,这样才能够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如果不小心误用的话,很容易导致宝宝发育受到影响,因此怀孕的女性比较好提前了解一些必知的禁忌知识:
洗发水成分 | 牙膏成分 | 化妆品成分 | 防晒霜成分 |
粉底液成分 | 面膜成分 | 沐浴露成分 | 不能按摩的部位 |
禁用中药40种 | 禁用泡脚药物 | 禁用降压药 | 禁用抗生素 |
禁用食品添加剂 | 禁吃零食 |
女性怀孕后千万不能碰一些东西,不小心用了或者吃了,很容易导致宝宝畸形,严重的还会出现流产等情况,因此各方面都需要警惕,如果在接触一些产品后有不适的症状,应该立即就医,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