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断奶是宝宝成长中,需要经历的阶段,通常孩子在一岁左右时,家长就可以为其断奶了。但是断奶不是说一下子就不给孩子吃奶了,是需要从减少喂奶次数开始,对于儿科专家崔玉涛所推荐的断奶方法,主要就有下面几种:
科学断奶崔玉涛方法
断奶是宝宝必要经历的过程,而断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孩子在一岁左右时,家长就可以断奶了,断奶也有一些方法,儿科专家崔玉涛所推荐的断奶方法有寻找母乳替代品,降低配方奶浓度,远离妈妈的味道等,科学断奶的正确方法是逐渐减少喂奶次数,涨奶时尽量不排空乳房,减少外部刺激等。
- 1.寻找母乳替代品: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断夜奶,先减少每次喂养的时长和用量,再过渡到直接喂水,或者偶尔用安抚奶嘴。宝宝有夜奶的习惯,并不是他们没吃饱,而是一种习惯;
- 2.降低配方奶浓度:一般的夜奶指的都是母乳,如果是配方奶,可以先降低冲泡的浓度,再慢慢过渡到水,有的宝宝会反感喂水,这时也可以拿出安抚奶嘴;
- 3.远离妈妈的味道:宝宝需要夜奶还有个原因,依恋妈妈身上的味道,当你决定断夜奶,就必须把宝宝放一边睡觉,可以放在爸爸身边,宝宝半夜醒来闻不到妈妈的味道,喝奶的愿望有可能就没那么强烈;
- 4.喝完奶不要马上入眠:喝完睡前奶,先和宝宝互动,不要一喝完奶就让他们入眠,讲些小故事或者哼儿歌,等他们习惯了这样的入眠模式,即便晚上醒来,妈妈轻轻拍拍,也能再度入眠;
- 5.哭闹不要立即喂奶:宝宝晚上醒来后,妈妈尽量不要插手,如果妈妈靠近,宝宝一闻到妈妈身上的味道就知道要吃了,可以先由爸爸轻轻拍拍,实在不行的话再由妈妈出马。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就可以慢慢的给孩子断奶,孩子断奶后是可以给孩子喝一些配方奶粉的,而主要的食物还是以辅食为主,之后慢慢的就转变成主食,比如可以吃米饭等等,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所需要补充的营养就会更多,因此断奶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补充营养。
科学断奶的正确方法
断奶是需要循序渐进和自然过渡的,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每个妈妈和宝宝对断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选择的方式也因人而异。如果宝宝已经到达了断奶的阶段,那么妈妈们就应该比较好断奶的准备,而科学断奶的方法主要也有下面几种,妈妈们都可以学习起来。
1、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在计划断奶前一段时间内,逐渐减少喂奶次数,拉长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多次尝试喂食断奶后的饮食;
2、涨奶时尽量不排空乳房:因乳房排空后会对乳腺组织产生刺激作用,进而促进乳汁分泌,因此产妇若有涨奶的感觉,可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房不至于过于胀痛,但不要完全排空;
3、减少外部刺激:回奶期注意减少对乳房、乳头的刺激,以免出现泌乳反射,淋浴时也要避免用热水冲洗乳房;
4、局部冰敷乳房:冰敷乳房有助于减轻乳房肿胀、发红、疼痛的现象,建议每次冰敷15-20分钟,且比较好局部冰敷,以免因为温度过低造成不适症状;
5、穿较为合身的内衣:在断奶期间,可以穿较合身或具有支托性的内衣,以减少乳汁的分泌,还可减缓乳房肿胀时所产生的牵扯性疼痛;
6、控制水分的摄取:准备断奶的产妇应控制水分的摄取,在此期间不要再喝有催乳作用的汤,并配合吃西兰花、西芹、西葫芦、黄瓜、番茄类等具有排水作用的蔬菜;
7、选择性摄取蛋白质:避免吃鱼肉、羊肉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此类食物可促进乳汁分泌,建议适量补充水解鱼鳞胶原蛋白,可改善由退奶导致的胸部变形。
断奶的方式有很多,以上这几种便是科学断奶的正确方法,不过并不代表适用于所有宝妈,因此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才是比较好的。一般断奶主要是给孩子断奶和自己断奶,给孩子断奶主要就是让孩子不再吃母乳,而给自己断奶自然就是让奶水不再产出。
崔玉涛育儿知识
崔玉涛作为儿科系专家,在育儿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并且也出版过育儿百科类的书籍。催医生也多次在采访中或是一些平台上,说过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如儿童疫苗的推荐、儿童药物的使用、宝宝日常用品、宝宝的行为等,对于这些说法的各类推荐等,下表列出的信息中,便可点击查看。
疫苗篇 | ||
自费疫苗哪些有必要打 | 甲肝疫苗接种指南 | 手足口疫苗有没有必要打 |
ac结合流脑疫苗接种 | 五联疫苗接种指南 | ? |
药品篇 | ||
儿童常备感冒药 | 小儿积食药 | 儿童用药一览表 |
小儿止咳化痰药 | 退烧药推荐剂量 | 小儿健脾胃药 |
用品篇 | ||
3岁宝宝枕头高度 | 儿童枕头品牌推荐 | 湿疹面霜品牌推荐 |
不建议宝宝穿机能鞋 | 婴儿学步推车 | 儿童爬行垫选择 |
学步鞋软底硬底选用 | ? | ? |
行为篇 | ||
两岁宝宝扔东西 | 厌奶期绝招 | 频繁夜醒的5个方法 |
小儿推拿 | 早教有没有必要 | 科学断奶方法 |
催医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将近40年,目前也是多家医院的儿科主任,在崔医生过往出版的书籍中,以及在一些采访的言论中,也多次提起育儿的相关知识,有关崔玉涛医生推荐接种的疫苗、药品和宝宝的用品等,上表中也有列出,所以想更深层次的了解育儿方面的知识,不妨可以先看看崔玉涛医生育儿的相关信息。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