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不少人养成了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在癌症高发的时代,癌症更是人人听了都唯恐避之不及。因此,肿瘤基因检测应运而生,成为眼下大热的癌症筛查方式。但对于肿瘤治疗,钱要花在刀刃上,有些基因测序不必做,这也是医生不建议做的原因,具体如下:
基因检测是把双刃剑,能够帮助肿瘤病人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做基因检测,而且有些基因测序是没有必要做的,如非小细胞肺癌,因为有靶向药物的驱动基因也就十几个,测其他再多的基因并没有什么用,小细胞肺癌做基因检测也没意义,不用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的癌症也没必要做基因检测,这些都是医生不建议做基因检测的原因,如果医生没有让你做基因检测,就不要盲目去做,没意义而且基因检测的费用也不便宜。
医生不建议做基因检测的原因
非小细胞肺癌测再多其他的基因也没用
有驱动基因突变的并且有对应靶向药物的癌种,比如非小细胞肺癌,用基因检测能够帮助病人确定哪种靶向药物合适,极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一般选择最基本的基因检测套餐,测十几个驱动基因就可以了。非小细胞肺癌,有靶向药物的驱动基因也就十几个,包括EGFR、ALK、ROS1、KRAS、BRAF、MET、RET、NTRK等,测再多其他的基因并没什么用。
小细胞肺癌做基因检测没意义
有的癌症没有典型的驱动基因突变,也没有对应的靶向药物,比如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绝大多数都是烟草等特殊物引起的遍布整个基因组的突变,很少会出现驱动基因突变,这种情况做基因检测也没什么意义。
不用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没必要
一些极早期的癌症患者,比如原位癌或者微浸润癌,手术切除即可,不用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即使日后复发需要用药,也不会依据以前的检测结果,而得重新检测。
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做基因检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主任徐志坚曾表示,只有5%-10%的人适合做基因检测,比如手术前进行靶向和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手术后依然残留微小病灶的肿瘤患者、无法手术考虑进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治疗后复发监测的肿瘤患者、产生耐药性考虑进行靶向或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
此外,除了上述肿瘤患者,这些人群也可以考虑进行肿瘤基因检测,比如有家族成员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近亲患有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罕见癌症、家族中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亲戚得同一种癌症、家族中的患癌成员出现同一个基因突变、发现与遗传性癌症有关的征兆、家族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成员患有与遗传性癌症相关的疾病。
肝癌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对于肝癌的基因检测来说,口服抗血管生成抑止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靶向药物是不需要做基因检测就能用的,基本上确诊肝癌以后,就能用此类靶向药物治疗。而基因检测很多医师的理由是针对你应用免疫药物PD-1要做的,或者说指导后期治疗,但医生所谓的能够指导后期治疗,一般需要经过正规一线二线治疗后,此时,如果病情未缓解,考虑超进展的可能,到时再选择这个基因检测也不迟。
而不是刚查出肝癌,还未做任何治疗,就建议做一套基因检测,这样上来就忽悠你花钱做一套基因检测的医院,不敢说他们做的不对,至少没有为患者考虑。对于家境普通的患者来说,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去花近两万块钱做套基因检测,毕竟基因突变的这个概率实在是太低。肝癌的基因检测基本上是画蛇添足,好点的就是锦上添花,但绝不是雪中送炭。如果,大家强烈要求做检测的医院,选择几千块钱的最普通的即可。
关于医生不建议做的真相
医生在大众的心理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大多数的人都还是比较相信医生说的话。现在网上有很多医生不建议做的说法,像是医生不建议吃叶酸、不建议做无创、不建议婴儿查过敏源等等。这些说法其实有的是比较可靠的,但有的纯属造谣,所以大家还是需要仔细甄别一下,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医生不建议做”的真相,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叶酸 | 无创 | 婴儿游泳 | 爱乐维 | 羊水穿刺 |
人工授精 | 骆驼奶 | 镇痛泵 | 婴儿查过敏源 | 基因检测 |
机能鞋 | 腹直肌 | 防溢乳垫 | 孕妇钙片 | 益生菌 |
盆底肌修复 | 婴儿小米粥 | 高铁米粉 | 妈咪爱 | 小儿氨酚黄那敏 |
孕妇dha | 赖氨酸 | 查染色体 | 核磁共振 | 输卵管造影 |
由此可见,网上所说的各种“医生不建议做”也存在谣言,并不是所有的都具有科学性,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不要盲目相信。比较好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实在拿不准的话,比较好直接前往医院当面咨询医生,这样会更加稳妥一些。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