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网手机端

手机扫一扫

试管婴儿试管婴儿文章正文

做试管婴儿前女性多吃哪些日常食物?

2024-07-30 17:05:28试管知识
59

做试管婴儿前女性多吃哪些日常食物

做试管婴儿前女性多吃哪些日常食物?

目前我国选择试管婴儿的夫妻朋友们越来越多了,试管婴儿也为很多家庭带来的自己的孩子,但是朋友们在试管婴儿之前要注意试管婴儿的成功率的问题,试管婴儿成功率并不高所以朋友们需要做好准备来提高成功率才行,比如年龄因素、心理因素和相应的准备都是试管婴儿能否吃成功的关键,来看看怎样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吧。

因为试管婴儿周期比较长,且试管婴儿的治疗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可能导致失败,因此首次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取决于内分泌及实验室条件、取决于病人的年龄、病人的子宫和卵巢条件以及有没有其他的疾病等等,这都是影响成功率的因素。其中年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在25岁到35岁的女性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要高于40%-50%的平均水平,有的能达到70%-80%,或者更高一些。年龄小于35岁的患者,每周期的成功率可到60%以上。但是到了35岁以后成功率逐渐下降,到40岁只有到20%左右,当超过45岁一般不能用自己的卵子做试管婴儿治疗,因为成功率极低,且胚胎的染色体易发生异常。IVF治疗中高龄人群流产率大大增加,早产、死胎也高于年轻孕妇。

二:胚胎需要良好的子宫环境,好的内分泌条件。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内膜的其他病变都可能造成胚胎不能着床而影响成功率。新的研究发现,子宫内膜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糖分子,当这种糖分子缺乏时,受孕率会大大降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学家会攻克这一难题,提高妊娠成功率。

三:在准备做试管婴儿的前3个月开始,双方应戒烟、戒酒;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油炸、烧烤、羊肉、牛肉等;保持充足的睡眠,房事有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远离不良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油漆、橡胶、汽油、铅、汞、有机磷农药、高温、长时间辐射等),以免引起精子和卵子染色体的突变;穿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尽量不要穿紧身牛仔裤,预防生殖系统炎症的发生。

四:良心理状态是影响试管婴儿成功率关键因素。由于心理压力较重的妇女,她们的内分泌会受到影响,血管长期处在收缩状态,影响了子宫、卵巢局部的血流,而且神经系统的紧张会使一些神经介质释放出现异常,造成子宫、输卵管肌肉收缩紊乱,造成胚胎不能着床而导致治疗失败。所以解除心理压力,医患之间进行交流,夫妇双方互相体谅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Tips:

想要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最关键的就是掌握两个必备条件。例如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孩子双方身体最佳状态。

不孕不育的人数逐年递增,辅助生殖技术也日渐成熟,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让千万家庭实现生儿育女的心愿。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而在试管前也有很多试管麻麻咨询,在做试管婴儿前我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要补充什么营养才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吗?要知道做试管粑粑麻麻的身体也是很重要的,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有助于精子和卵子的发育,那么女性做试管婴儿前需要补充什么营养呢?

1.叶酸:说到营养很多备孕麻麻都知道的一个就是叶酸的补充啦,提前补充叶酸能起到预防孕妇贫血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少孕晚期患先兆子痫的发生。另外,服用叶酸能降低宝宝发生先天性疾病的概率和预防胎宝宝发育畸形。

而且是提前3个月进行服用,就是试管婴儿移植胚胎成功着床了,也还要继续服用3个月,有些孕妇要在孕期过程全程服用叶酸,但不能过量,每天0.4克的摄入量就可以了。

2.蛋白质:开始进入周期打针,要多吃些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卵泡会长的好,如鸡、鸭、鱼、肉、蛋、燕窝、虾、大豆及其制品多吃蛋白质高的食物,每天坚持喝一杯豆浆,豆浆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3.脂肪:保证脂肪的供给。脂肪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其所含必需脂肪酸是构成机体细胞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入对怀孕有益。

4.维生素:维生素的补充有利于卵子的发育与生长,其补充是必不可少的,如维生素C的提高免疫力、维生素E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人体脂肪代谢与雌激素代谢所需要的维生素B6等等的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当然,过量的维生素是有毒副作用的,不能过度使用也不能滥用,遵医嘱来服用。

5.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充足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钙质、铁、锌、铜等,维持体内代谢的平衡,有利于骨骼的发育、血液的制造以及对脑神经细胞的发育生长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Tips:

最后要提醒姐妹们,在决定做试管婴儿前,除了补充以上营养外,适当锻炼身体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保持好的身体才能为宝宝的到来做好准备呀。

以上就是关于做试管婴儿前女性多吃哪些日常食物?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对试管、第三代试管婴儿、助孕等有其他疑问,欢迎点击咨询了解详情,专业的生殖顾问1对1为您解答。

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