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试管
时间: 2024-08-27
接种疫苗可有效的起到预防、控制甚至消除传染病的作用。而我国大部分的疫苗面向全民进行接种,但也有部分处于机体异常状态的成年人,存在无法接种的情况。那么,10种不能打疫苗的情况有哪些?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0种不能打疫苗的情况有哪些?
1、妊娠早期
若成年人处于妊娠早期的状态下,为避免造成胎儿畸形的情况,临床上不建议接种疫苗;部分较安全的疫苗除外,比如乙肝疫苗,妊娠不影响接种。
2、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在最近6周内,成年人正在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包括注射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很可能引发被动抗体的干扰,因此应推迟疫苗接种。
3、机体发热
成年人在接种疫苗当天正处于发热状态,疫苗注射有可能会加剧发热,而且也存在对机体免疫造成影响的情况,此时不推荐接种疫苗。
4、急性传染病患者
常见有水痘、麻疹、腮腺炎、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病阶段均不建议接种疫苗,疫苗有加重成年人病情的可能,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5、对疫苗过敏者
此前接种疫苗曾出现过敏,避免接种同类或类似疫苗,或对疫苗成分曾出现过敏者避免接种。
6、皮肤病
若在接种部位有皮炎、湿疹等皮肤性疾病,建议暂时避免接种疫苗,可在疾病治愈后再进行接种。
7、急性疾病
成年人存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等部位的感染,以及急性肝炎、胆囊炎等急性疾病,一般应避免接种疫苗,待病情痊愈后可接种。
8、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比如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慢性肝病活动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正处于药物治疗的观察期、调药期等不建议接种,待病情平稳后再接种。
9、神经系统疾病
比如癫痫、格林巴雷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疾病者不能接种疫苗。
10、应用免疫抑制者
患者正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不建议接种,会影响抗体的产生。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接种前
1、接种疫苗史
接种疫苗前需要确定近期内是否接种过其他疫苗,因不同疫苗接种均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如果不能够确定时,可以咨询接种疫苗的医生。
2、是否存在禁忌证
如对疫苗中某种成分严重过敏,则不宜接种疫苗。如果患有发热或急性疾病时,需要推迟接种疫苗时间,待身体恢复健康后再进行接种。如果患有慢性疾病,而不确定能否接种疫苗时,可以到接种疫苗处咨询医生,确定可以接种后再接种。
二、接种中
接种疫苗后需要在接种疫苗处留观30分钟,以便观察接种疫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症状。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注射部位发红、瘙痒,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三、接种后
1、饮食禁忌
在接种疫苗的当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等;
2、保持局部清洁
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需要避免洗澡,因接种部位沾水后可能会引起感染;
3、处理不良反应
如果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轻微不适等症状,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可以采取多休息、多饮水等方式,减轻不适症状。但如果出现体温超过38℃时,可以适当给予布洛芬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如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诊。
总结:
以上就是“10种不能打疫苗的情况有哪些?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的全部内容。接种任何疫苗一定要在身体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如果接种后出现了不良症状,一般不用惊慌,1-2天后可自行缓解,如果不良症状没有缓解或存在加重现象,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TAG:扩展阅读
本文由本网站整理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文网址https://www.qm120.com/sjzivf/sg/233537.html
城市导航
正在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