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宝宝手足口病要如何预防?
作者: 试管婴儿科普专栏 时间:2024-08-27
手足口病,是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手足口病与多种小儿疾病症状类似,如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很多家长苦于无法在宝宝患上手足口病时及时辨别,很多时候会耽误宝宝病情。那么,宝宝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儿童手足口病要如何预防?
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1、手足口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是由于多种肠道病毒的传染病,患者感染上此病之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而且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婴幼儿感染上此病之后,口腔内会出现皮疹或者是疱疹。
2、手足口病发病比较急,潜伏期大概在3-5天左右,患者在患病初期的时候,会出现低热、全身不适和腹痛等,而且患者的口黏膜会出现绿豆粒一般大小的水疱,水疱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它的质地比较硬,周围会有红晕。
3、患者在患病初期的时候,会出现小水疱,患者感觉到轻微的疼痛,但是如果小水疱出现了糜烂面,就会导致疼痛程度加重。患者在吃食物的时候或者是喝热水的时候,会感觉到异常疼痛。
4、很多人认为手足口病是发生在手、口上的,其实其他部位也会发生手足口病,臀部、肛门、躯干和四肢等,这些地方也会出现疱疹,这些疱疹会在数天之后干涸消退。
5、手足口病虽然说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疾病整个病程只有5-10天,数天之后可以自愈。
6、手足口病的疾病症状表现和患者的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患者的疾病病情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浅促、困难和呼吸节律发生改变等,而且患者的口唇紫绀,。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与绝大多数传染病类似,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饮食传播
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是肠道内的病毒,所以饮食传播是主要的扩散方式之一。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都有可能将细菌不断扩散,引起宝宝感染。
2、飞沫传播
患儿的飞沫中可能带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几个小宝宝靠在一起说话时,病毒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播开来了。
3、接触传播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被子、内衣等等都有可能沾染上细菌,健康的小宝宝接触到这些东西可能会让细菌有机可乘,还有宝宝过于密集的地方病毒传播得比较快,比如说幼儿园、培训班等等,老师和家长要格外注意。
儿童手足口病要如何预防?
1、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
很多时候手足口病的出现于不注意卫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室内的清洁卫生,要注意打扫,保证居室内应空气新鲜以及空气的流通。
2、要教小孩刷牙洗手
每天早上起来督促小孩刷牙,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防止口腔内病菌滋生。另外小孩还要勤洗手,毕竟宝宝每天都东奔西跑,触摸各种东西,手上的病菌是非常多的,如果不洗手就直接进食病菌很容易通过口腔进入肠道,,诱发手足口病,所以勤洗手是必须的。
3、家长要有定期消毒的好习惯
家长要定期对自家孩子玩的玩具、餐具以及个人用品进行杀菌消毒,减少病菌的感染机会。
4、避免去公共区域
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千万不能带宝宝去一些人多的公共场所,公共地方人病菌也多,宝宝抵御力非常低,如果接触了携带手足口病的病菌,很容易患上手足口病。另外因为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所以当发现周围有小孩出现手足口病时应该看好自家小孩,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5、补充营养
婴幼儿由于抵抗力低,所以很容易感染上手足口病,所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出现可以多给小孩吃营养的食物,提高提高免疫力。
总结:
手足口病的病发率是非常高的,而且病发急骤,让很多家长都猝不及防,所以家长应该重视该疾病的预防。由于小孩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加上认知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就需要家长们监督与执行了,督促小孩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不和他人公共餐具以及生活用品,避免传染手足口病。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