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尿促性素对卵泡质量到底有没有用?5年数据与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问题描述:



孟医生

中医养生调理,亚健康调理,体质调理。致力于运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思辨体系诊治疾病。 致力于研究“哮喘病”的中医“体质治疗”,同时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念,因时、因地、因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来达到“哮喘病”的完全控制状态。 擅长中西医结合肺病治疗:疑难的咳、痰、喘、发热类疾病,如西医:难治性哮喘、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肺炎、肺间质纤维化、不明原因胸闷、支气管扩张、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返流性食管炎咳嗽、鼻后滴流性咳嗽、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备孕女性开始关注“打尿促性素”(HMG)对卵泡质量的影响。有人说它能“养出又大又圆的优质卵泡”,也有人担心“激素药会不会适得其反”。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翻遍了近5年的临床数据,结合门诊中的真实案例,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
一、尿促性素到底是啥来头?
上周门诊来了位32岁的姑娘,盯着检查单直发愁:“医生,我这卵泡长到14mm就不动了,听说打HMG能救场?”其实尿促性素就像个“卵泡营养师”,它含有的FSH和LH激素能直接刺激卵巢。2021年《生殖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HMG联合来曲唑的方案能让70%以上的人获得成熟卵泡。
二、临床数据揭示的真相
翻看2020-2024年的数据发现个有趣现象:在卵巢低反应人群中,打尿促性素的获卵数比单纯用克罗米芬平均多2-3个。但2023年上海九院的跟踪研究也提醒,超过35岁的女性使用时,优质胚胎率会下降15%左右。就像我接诊过的李女士,打了6天针后虽然取出8个卵,但最终只有3个通过基因筛查。
三、和进口药掰手腕谁更强?
现在很多人迷信进口的“重组促卵泡素”,其实2022年的多中心对照试验挺打脸——在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这些硬指标上,国产HMG组和进口药组基本持平。不过要提醒的是,HMG可能会让雌激素“坐过山车”,上周还有个患者打完针后雌激素飙到3800pmol/L,吓得我们赶紧调整方案。
四、这些坑千万别踩
记得上个月有个姑娘私信问我:“自己在家打尿促行不行?”吓得我赶紧喊停!用量把控特别讲究,我们科去年就遇到过自己加剂量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的案例。另外打完针后的48小时黄金期也很关键,有对夫妻非要等“良辰吉日”同房,结果白白错过排卵时机。
五、医生掏心窝的建议
说实话,没有哪种方案是万能的。对于AMH低于1的姐妹,我通常会建议HMG联合生长激素;而多囊姑娘更要注意控制打针时长。最近我们科正在尝试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有个患者针灸配合小剂量HMG,居然养出了20mm的“钻石级”卵泡。
说到底,打尿促性素就像给卵泡“开小灶”,用对了能事半功倍。但记住要像“量体裁衣”那样个性化用药,千万别自己当大夫。最后送大家句话:好孕这件事,三分靠药力,七分靠时机,剩下九十分靠心态!
特别声明:
1、本文由全民健康网整理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抄袭及引用,本文永久地址:https://www.qm120.com/pgd/q42293.html
2、本站所有内容均不能代替医生的当面诊断,内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相关推荐
RELATE-
千万不能摘除孩子腺样体是因为会对免疫力造成影响吗?
最近宝宝睡觉总是打呼噜,而且声音很大,以前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就带宝宝去了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医生说孩子的腺样体出现了问题,需要摘除腺样体才可以改善症状,可是我看网上说千万不要摘除孩子的腺样体,但也没说是因为什么原因,只看到说会对孩子的免疫力造成影响,所以我想来此问问大家,难道真的是如此吗?
范医生
-
1个月婴儿胀气趴着睡有助于排气吗?
我家宝宝刚满1个月,最近我发现宝宝都不怎么喝奶了,而且肚子还鼓鼓的,开始以为是吃坏了东西,后面听家里老人说这可能是胀气了,说是可以采用农村土办法,就是让婴儿趴着睡,可是我有点不放心,所以想来这里问问大家,这种方法有助于排气吗?希望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告诉我一下,谢谢啦。
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