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可以保护、挽救、潜在诱导分化代替受损的神经组织,有助于缺血脑卒中预后功能改善和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内环境中被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修复神经功能。其中,脑卒中就是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的范畴之内。
脑卒中现状
脑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脑卒中已超过肿瘤,成为造成中国死亡率最大的因素,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缺血性脑卒中是卒中最常见类型。
图源网络:数据来源2010年统计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可以保护、挽救、潜在诱导分化代替受损的神经组织,有助于缺血脑卒中预后功能改善和损伤组织的修复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体内环境中被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修复神经功能。
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案例
JANG等 在2011年的研究中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缺血大鼠脑后,对大鼠脑运动皮质和运动通路的功能恢复具有介导作用。
JEONG等 在临床试验中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提高缺血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 和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评分 (Barthel index,BI) 方面效果明显。
徐凡等 于 2018 年通过Meta分析提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脑梗死预后。目前,国内外已开展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提示其安全、有效。
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评估
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已在基础研究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研究人员纳入12项临床研究,应用Meta分析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包括786例缺血脑卒中患者。
主要评分指标
主要包括FIM评分、 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和治疗结束时的不良反应情况。
Meta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个体残疾状态差异
有3项研究报道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患者FIM评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MD=20.12,95%CI:3.26-36.97, P=0.02)。
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差异
有5个研究报道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NIHSS评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髓间充 质干细胞组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MD=-2.09,95%CI:-2.75 至 -1.44, P<0.00001)。
各组患者运动功能变化
共有4个研究报道了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6个月运动功能FMA 评分 [14,18,21,23]。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MD=12.24,95%CI:7.22-17.26,P < 0.00001)。
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差异
共7项研究报道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与移植后3个月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改善的BI评分,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MD=6.30,95%CI:5.11-7.49, P=0.005)。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与死亡率差异
共9项研究进行了不良反应的报道,其中3项研究中患者出现 不同程度发热和轻微头痛,但均在24h内缓解,长期随访未见不良症状反应。其他6项研究未报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机制
研究人员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脑卒中机制可能有:神经谱系细胞的转化、诱 导神经细胞的形成、诱导新生血管、诱导突触形成、神经保护、调节脑血流量 和血脑屏障渗透率、内源性修复过程的激活,在神经细胞修复、新生脑血管形成、调节血管生态、神经再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干细胞移植结果讨论
此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缺血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组织的修复和重建是安全有效的,可能参与抗炎、 抗凋亡和调节自噬等作用。
综上所述
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具有改善缺血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还能减少学争议,在临床试验及后期药品开发中更贴近于应用,更适合于临床推广。
-
干细胞调治糖尿病的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炸性增长,在国内已达到9.7%,患病总数可能超过1.2亿。面对庞大的患病基数,其调治方法已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干细胞
-
间充质干细胞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的由来是中胚层,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组织的干细胞。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顺利地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纤维原细胞,并证明它可以在体
-
脑外伤后遗症能治好吗?
脑外伤后遗症能治好吗?能用神经干细胞来治疗吗?赵医生 心脑血管科
脑外伤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
赵医生 心脑血管科